张爨轠(zhānɡcuànléi)爵士鼓学术理论研究系列文章之57:变味的爵士鼓比赛 文/张爨轠
变味的爵士鼓比赛
文/张爨轠
过去,国内很少有有关爵士鼓方面的比赛活动,不少水平不错的鼓手想通过比赛展示自己的实力,为自己的专业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但很难得到这样的锻炼机会。不少爵士鼓、打击乐方面的教师也是一样,想通过更多的比赛活动检验自己的真实教学水平,想通过各类相关比赛活动开阔师生的视野,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吸纳优秀的教学理念,获得向具有先进教学理念的高水平同行学习的宝贵经验,可遗憾的是这样的比赛活动国内实在不多。 现在完全不一样了,国内大大小小的相关比赛非常多。很多主办方由于缺乏实际操作经验,把比赛搞得不尽人意,从比赛有关的前期策划、宣传到实施过程以及后续工作等各个环节都难以做到尽善尽美,甚至敷衍了事,使参加比赛的学生、学生家长、教师、参赛学校等群体意见很大。甚至个别人员牢骚满腹,对比赛主办方失去了信任,对比赛本身也失去了兴趣。 尽管如此,对有过过去缺少比赛活动亲身经历的老师来讲,知道其实有些比赛有人来主动承办就已经很难得了,已经为广大的师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况且,有一些比赛活动缺少经费,在具体操作时还得到处拉赞助单位(赞助单位的支持一般情况当然就是为了达到借用比赛的平台推广产品、扩大产品与企业知名度等广告宣传的商业作用。)具体工作非常的麻烦,加之又不完全是商业操作模式,主办方其实根本就赚不了几个钱,公益的成分还多一些。基于此,有些主办方就象征性的收取一些参赛费用或者统一食宿赚点利润以此来补贴运作成本。其实这样也是情理之中,毕竟纯粹不赚钱的比赛愿意来操作的个人或者相关组织、协会、单位肯定是不切实际的。 但是,由于某些主办方在策划运作过程当中,违反有关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正常要求,或者通过侥幸打擦边球的方式谋取暴利。比如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通过比赛大搞市场经济,或者变相的增设没有通过相关主管单位审批的额外活动项目以赚取钱财等方式。以及通过虚假不实的宣传来侵害参赛师生的合法利益等等,这样一来问题就有些严重了。在国家文化部以及相关的行政职能主管部门的网站中,其实很容易查到哪些比赛是通过正规主管部门审批过的,哪些是不合法的,哪些是某些内部组织、单位自己搞的。其实,有些主办与承办单位根本就没有合法资格与手续来运作某些比赛的,师生以及家长在选择比赛时也不妨擦亮眼睛,以免上当受骗。
由于现在的各类相关比赛活动从无到有,又突然一窝蜂的多起来,不少选手获得这样那样的奖项相应也就多了起来。有些比赛主办方为了抓住参赛师生的稳定来源,不惜给参赛师生颁发虚假奖项以此来扩大参赛人群的规模以及赛事的社会吸引力,以此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最终造成的结果让人啼笑皆非。比如把一个刚学鼓的小孩弄到某某国家去比赛一下就获得某某冠以国际音乐比赛活动头衔的奖项;一个连基本的简单曲子都敲不清楚的学生获得了某某比赛的最佳人气奖;一个顶多算得上中级水平的学生获得了某某比赛的全国金奖;一位教学能力普普通通的老师带领学生去某某地方参加号称某某国际比赛后回来居然获得了某某国际音乐导师奖······这样一搞,孩子也膨胀得不知所云,家长也糊涂得厉害,老师也乐意“被迫”接受。结果网上一搜,居然获得这些“大奖”的选手怎么还有那么多呢,可见这个不规范的比赛活动害人不浅啦!实际上,获得某些不正规比赛的各种奖项选手在参加正规比赛时很多连初赛这一关就被刷下来了,反而搞得师生都没有脸面。 比赛的功利因素总是难以斩断,人人都想取得成功无可厚非。尤其是现在办学机构的激烈竞争,不少商业化运作的音乐艺术类学校、培训中心都要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中求得生存与发展。不少的音乐艺术院校师生、文艺院团的鼓手也都要想在行业领域内有所建树。所以一些同行就难免突破道德的底线共同“协助”主办方违规的行为,或者选择明哲保身的中立态度来对待形形色色的比赛活动。有些老师就干脆顺应社会“与时俱进”的需要采取正规比赛与不正规比赛通吃的办法,反正不管什么比赛拿奖总比不拿的好,多拿总比少拿的好! 这些其实都是社会新形势下有待于整顿的行业歪风现象,不过整体形势还算好,虽然不敢说某个比赛就是最正规的典范,但至少可以使明白实情的行业人士心里有杆秤。同时也说明以前爵士鼓比赛的相关种类太少对行业发展也不利,可现在太多也未必就是件好事。因为太多就容易乱,容易缺乏行业监管,容易被很多人所利用,容易在市场经济竞争中迷失方向。并且,当某些赛事一旦形成了一个产业链,触及到太多相关人群的利益,同时走的完全是商业化运作道路,自然就会造成比赛的逐渐变味,显得不再那么纯粹了。 还有,比赛的所谓正规与不正规除了国家相关职能主管部门可以从法定的角度真正鉴定以外,对于广大参赛师生的直观参与来讲也是难以评判的。比如有些比赛从主办单位到承办单位都有合法的相关手续公示,在相关职能主管单位官方网站也是有备案的,但这样的正规比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些却显得并不正规,参与师生仍然难以感受到真正公平、公开、公正的比赛原则。尤其是在地方上组织的分赛区,正规比赛由于其社会影响力相对较大,获奖后的实际价值高反而成为 了某些群体施展权利的专属平台!这样的所谓正规比赛也变味了!
本文载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发行张爨轠著《爵士鼓教育》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