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爨轠(zhānɡcuànléi)爵士鼓学术理论研究系列文章之43:析爵士鼓教师的教学心理 文/张爨轠

张爨轠(zhānɡcuànléi)爵士鼓学术理论研究系列文章之43:析爵士鼓教师的教学心理 文/张爨轠

                                       析爵士鼓教师的教学心理

文/张爨轠

教学心理是一直伴随教学活动而产生的一种特定心理,它涉及到爵士鼓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理念、教学经验、性格特点等多方面的综合素养,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一大课题。 一、  教师技术水平对教学心理的制约与影响 一般情况下,教师技术水平的高低往往对其教学心理有着极大的制约与影响:水平越高其教学自信心就越高,反之则越低。当教师能够具备从容自如的演奏示范能力以后,对教学自信心的建立与把握也就解决了主要部分。这种教学心理的明显表现无不体现出教师对待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性,也只有在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的基础上,教师才能获得基本的教学自信心。试想一下,如果教师根本没有达到掌握或驾驭教学内容的具体技能以及教学方法等主体要求,想必无法从容不迫的进行具体的教学操作。 二、 体现教师教学成效的价值取向与心理关系 其实作为任何一位教师来讲,都希望能够体现出自己教学成效的实际水平,以获得心理上的自我认同感。每位教师虽然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或标准,但大致还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看待: 1.参赛。由于参赛是对检验教师教学成效最直接的方式之一,能够在竞争中选拔出优秀的学生,能够对参赛成绩客观理性的去分析,从而发现教学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其优缺点,达到落实改进教学方法与调整教学心理中的问题等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通过参赛检验教师的教学成效,提高教学水平方面有着极高的价值。往往很多有成就的教学专家或名师都在参赛方面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他们深知教师教学心理的重要自信心来自于学生优秀的参赛成绩对于教学成效的肯定认可。这是社会认可与取得教学知名度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也是较有影响力的操作途径之一。所以很多教师都不遗余力的带领学生参加各类比赛活动,从心理上深知其重要性。 2.升学。由于升学考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专业前途或命运,对教师的教学心理往往会造成不小的压力,至少会引起教师对教学具体安排的足够重视,从教师心理上讲,学生升学顺利成功是其最大的期望,从客观要求上看,升学考试也是社会竞争最突出的一种体现。很多升学的学生由于提前几年就作好考试的准备,从时间、精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可想而知,也需要教师从更多的方面去关心与引导,师生之间也会形成一种特定的相互配合关系,学生对老师会充满努力使自己提高水平的渴望心理,教师当然也对学生取得升学成功有更多的期望。这种简单的教学心理了构成了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原始动力。    3.考级。由于社会需求的不断发展,需要考级的学生越来越多,很多学生家长并不真正懂得考级的意义而会表现出一些令教师不大认同的想法或认知。现在社会上为了考级拿个证书而学习的学生很普遍,这本身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好,只不过从音乐教育的特定性要求来看,也许有些学生的确是不适合为考级而学习的。像爵士鼓这门专业的考级本身也存在不少具体的问题,如对教材的指定、使用、内容结构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因此教师如果要从心理上接受或迎合社会的普遍需求,势必得调整一些教学理念与心态,去适当的兼顾这门专业本身应该具有的教学特性,并从心理上权衡一下具体的教学操作会怎么样才能达到共识。这样才能保证发挥教学成效的同时也满足考级需求的针对性要求。 4、演出。从专业教育的角度看,演出实践的教学训练往往是最为重要的训练内容。教师如果从心理上认同这个最为重要的环节,就会努力按照这门专业所固有的客观需要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学生将来的择业会起到很大的实际帮助。教师在心理或意识上就会加强这个环节的训练力度,安排更多的实践性训练内容。如果所教的学生达不到胜任实践演出的客观要求对教师教学成效的考查显然就会得出不高的评价。对教师心理上的冲击无疑也是最为巨大的。因此,教学心理涉及到的问题其实是一直贯穿教师的所有操作措施与最终教学成效的具体体现的,取决于教师对待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

三、市场经济形势下对教师心理的冲击 1.付出与回报的心理平衡。对教师来讲教学本身就是一种付出,与回报的平衡有可能存在问题。当然也很难界定或找寻出平衡的标准应该如何。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教师教学付出的同时也肯定希望从各方面得到相应的回报,尤其是经济上的回报。无论是专业院校还是社会普及教学情况下,每一位教师都会思考这些问题。一般来讲,很多教师都会根据自己的水平、社会地位或影响力大小收取相应的教学费用,即便是一些不需要教师直接参与收费的教学情况下,教师也会考虑到这些敏感的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也许就会造成教师教学时不愉快或顾虑的理由,甚至出现不负责任的教学心理,因此,如何寻求相对的心理平衡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客观问题。 2.对待差生与优生的心理。普遍来讲,每一位教师都会偏爱专业水平优秀、学习刻苦努力的学生,但也有不少例外,如有些学生虽然专业水平不尽人意,但其学习态度与习惯却很好,努力坚持学习的毅力很好,对这样的学生教师没有理由从心理上去排斥,相反,可能会更加尽心的去引导。又如对待一些音乐天赋较好但却不太努力的学生时,教师也会产生一些特殊的心理,大部分教师都可能觉得有些遗憾的感受,这种感受也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心理,也许通过教师宽容大度的人格与具体的针对性教学措施会使学生的学习状态得到较好的改善。或者通过作一些必要的思想工作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也是很好的解决办法。这些教学心理的问题的确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素养与负责任的态度。 3.对待穷富学生的心理。本来学生的穷富对教师来讲是不会有太大的关注度的,但教师经常也会发现一些现象,一些学生由于家庭经济的原因对学习的看法存在问题。如一些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对学习机会看得无所谓,对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要求也相应受到影响。一些家庭条件比较差的学生往往会更加珍惜学习机会,表现出刻苦努力的学习状态比较明显。虽然也不能说穷富学生与学习成绩的高低有着完全的对应关系,但教学中对待这些问题时教师也会存在微妙的心理感受,并且这些问题有时候也让教师会感到很困惑,都需要教师自身具备宽广的胸怀与涵养,才能在面对各种心理问题时及时调整。 四、院校与社会普及教学的不同心理 1.专业音乐院校教师的特定心理。由于专业音乐院校对学生培养的教学要求与水平的高标准与高定位就决定了教师的特定心理。既然是专业院校教育,教师起码要具备过硬的综合实力水平,具备较强的心理适应与承受能力,以及遇到问题的自我分析与调整能力,由于教师自身所处的特定位置的高要求,在心理上必须具有明确的努力方向,比如通过不断的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加强实践,增长积累经验,拓展知识面等措施完善自己,从而取得更强的教学自信心,这种环境下的教师心理压力相对很大,因为如果没有真才实学,那将是很尴尬的事情,教师也没有任何理由逃避提高专业水平的想法,从心理上必须树立不断进步的坚定信念。 2.社会普及教师的特定心理。从本质上讲,只要是教育活动教师的教学心理大致都是相通的。只不过从教学对象的针对性、教学要求的差异性等方面的确有着很大的不同。社会普及教师由于往往直接用经济收入来衡量自己的教学价值,学生越多,收费越多,教师的收入当然也就高,这也是提高教师教学动力最直接的吸引力。所以很多从事普及教学的教师都在努力扩大教学规模与社会影响力,从市场的角度考虑得更多一些。也因为这些原因社会上从事普及教学的教师人群非常的广泛。当然,教学毕竟是针对人的教育,不光存在经济上的操作问题,还有很多师生情感上的东西。从心理上看,普及教学教师也同样会因为自己的努力劳动而获得社会的认同,取得相应的社会价值感。同时,很多教师也出于社会竞争的加巨而努力钻研业务,在普及教学的道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甚至超过专业院校教师所做出的社会贡献。 结语 以上从几个方面简单的提出了爵士鼓教师的教学心理,有些问题的确也使人感到困惑,与所有专业一样,爵士鼓这门专业的教学心理也有着需要深入研究的许多问题,很多教师也一直苦于寻求教学心理的长期平衡。当然,最重要的问题还是需要教师敢于面对并努力调整教学中的各种心理问题,获得健康愉悦的教学心理。

本文载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发行张爨轠著《爵士鼓教育》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