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爨轠(zhānɡcuànléi)爵士鼓学术理论研究系列文章之55:爵士鼓教师的气度与负面情绪 文/张爨轠

张爨轠(zhānɡcuànléi)爵士鼓学术理论研究系列文章之55:爵士鼓教师的气度与负面情绪 文/张爨轠

                                 

文/张爨轠

爵士鼓教师要有气度,遇到任何事情都要有足够的心理承受力、忍耐力、包容力。否则,就会给自己造成负面的心理情绪,严重时甚至可能形成心理障碍,对身心健康有直接不良影响。同时,气度还会对教师的教学事业成功率有直接的制约与关联性,一般来讲,气度大的人其事业成功率相对也大,气度小的人其事业成功率相对也小。     由于现在某些不良社会风气大环境的影响,教育行业也存在很多足以使教师心态失衡的事情,会及时自我调整的教师就可以把负面情绪减小到最少,不善于自我调整的教师就会造成很多的困惑,甚至可能致使自己不愿意再继续从事这个行业,从而选择别的更适合自己的职业或生存发展方式。     仔细分析一下影响爵士鼓教师负面情绪的事情还真不算少,无论是有关教学实际操作中的方式、方法问题,教学理念问题,还是与学生及学生家长的交流、沟通问题,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并不那么容易应对的事情。     比如如何面对音乐天赋极其差的学生;如何面对学习习惯极为懒惰的学生;如何面对那些一学期上不了几次课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学生;如何面对不尊敬老师,根本不把老师放在眼里甚至喜欢诋毁老师的学生;如何面对极其叛逆什么正确言辞都听不进去的学生;如何面对学了很多年技术水平仍然很低难以提高的学生;如何面对无意甚至是有意与老师耍心计拖欠学费的学生(主要针对学生家长);如何面对学生家长对孩子学习成效的过高要求或期望;如何面对个别富家子弟学生那种世俗的社会不良习气;如何面对不愿意听从老师意见不积极配合老师教学开展操作的学生等等情况实在太多。     面对诸如此类的大小实际问题都需要爵士鼓教师亲力亲为积极应对,并且要善于平静的去思考、分析这些问题的症结所在,以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并且还要充分认识到其实这样的问题就是教学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每一位老师也都要面临这样的问题,其实这些问题就是这个行业的固有特点而已。教师一定要明白、要懂得与学生及学生家长和谐相处的中庸之道,不可以有太多偏激的不成熟思想,那样对于教学开展有害无益。教师如果因此而觉得难以应对,就充分说明需要进行自我心态调整,要从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及与学生及学生家长的沟通等方面去寻找原因所在。     其实,教师的气度有时与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体系的掌握不够,对教学理论的研究不够深入,对教学规律的掌握不够准确,对不同学生水平、年龄、家庭成长背景的差异所造成的不同心理不完全了解,以及对自身的个性、性格认识不足等原因都会有直接的关系。如果没有完全看清这些问题的症结所在还会使自己深陷其中而全然不知,反而把问题的原因错误的归结到学生身上去。     附:爵士鼓教师的气度与负面情绪真实案例节选     1.某老师在教学课堂中经常大发脾气,把学生骂得哭哭啼啼,还把上课用的谱子气得扔到地上,在一旁的学生家长面对这样的情况也不明就里把孩子打骂一顿,造成孩子不喜欢这位老师,对学习也逐渐产生了抵触情绪。后来可想而知,造成的结果是孩子性格逆反,丧失了学鼓的自信心与动力,甚至不愿意再继续学习下去。面对这样的情况,问题的症结不在学生而在老师,是老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出了问题。可是当这个学生重新选择了一位教学经验丰富、个性宽容而又不失严谨的老师以后,又很快树立起了学习的信心,现在学习得还很不错,在老师面前也不再害怕。     2.某学生性格极其急躁,老师在课堂上布置的练习任务总是走马观花不愿多练,要不就是练一下搞一下别的什么东西,老师再三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就睁只眼闭只眼而不再负责任。时间一长,这个学生学习状况堪忧,所掌握的演奏技术水平很低。几年下来家长发现孩子的学习成效怎么与其他学生相比差距那么大,于是重新选择了一位老师继续学习,新的老师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善于因材施教,把孩子急躁的毛病经过逐渐引导反而变成了富于挑战的优点,有针对性的布置适合这个孩子性格的学习内容,使其也获得了较好的学习成效。     3.某成年学生学习多年专业平平,对过去的专业老师很是不满,原因是该老师教学内容机械呆板,与时代脱节严重,多年来除了几本所谓的教学大纲内容以外几乎未曾使用过新教材。老师总是一味的带个人偏执情绪的告诉并要求他学习要以基本功为重,认为演奏那些曲目不能提高技术水平。并且还存在师生之间相互沟通极少的问题,致使这位学生看不到学习的进展与希望。加之这位老师经常指责他的学习积极性不够高等诸多因素,这位学生决定重新选择老师,后来经过了解换了一位思想开放、喜欢教学改革挑战的专业老师学习,很快便进入了正常的学习状态。令人没想到的是,昔日的这位所谓差生经过这位新老师的精心培育居然获得了某专业比赛的全国好成绩。

  4.某外国籍小孩,从小就患有先天性的多动症,由于其从小就开始接受西方的医药治疗,破坏了其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致使学习、生活比普通正常的孩子要困难一些。来学鼓以后,发现这个孩子在家也不能保证练鼓时间,因为在家连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都难以完成,只能在上课的时候学习与练习打鼓。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尽最大努力让孩子多学到一些打鼓的技巧与多感受到一些学打鼓的乐趣就成为了老师的最大责任。一般的老师可能会放弃这个小孩的教学,因为教起来实在是很费心力,经常让老师气得难以忍受。后来老师经过思考,与其这样下去,不如积极想办法应对,于是老师调整自己的心态,用最大的包容力与无私的爱心去对待他,孩子也逐渐有所进步,现在也居然可以演奏一些较为简单的音乐作品了。最关键的是,经过老师的科学引导,孩子一直以来也并不愿意放弃学习,对打鼓仍然充满了兴趣。     5.某学生家长经常故意拖欠老师的课时费,如果老师不告诉她什么时候应该缴费的话,她可以一直装着不知道更不会主动问老师。有时候老师已经明确告诉她什么时间该缴费,当面的时候还回答得很好,可是一到真正该缴费的时候要不就是故意推脱说搞忘了,要不就装着不知道看老师还会不会再问她,要不就干脆借故请假不来,反正就是找各种理由想推脱。其实这个家长并不缺钱,家里的经济条件相当好,可老师就是不明白像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面对这样的情况,老师还想多说什么呢?这样的家长不光是对待老师这样,对待其他任何人也可能都好不到那里去!老师还有必要去计较吗?老师如果没有足够的心理承受与包容力那还怎么开展正常的教学呢?     6.某学生学鼓已经四年左右,处于想放弃的状态,原因是这位学生几年以来只学过了一本考级教材,其家长告知孩子除了练过一首开展活动时准备的音乐伴奏曲目以外就再也没有敲过其他音乐作品了。经过重新选择老师后不到一年时间,这位学生已经按照新的教学要求掌握了近百首音乐作品的演奏,老师为了继续鼓励他增加学习的积极性,特意安排他去参加一个可以锻炼他的比赛活动。比赛后成绩还不错,可是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位学生家长却说:“老师,我觉得比赛没有什么意思,因为比赛的曲目反复练习了几周等于浪费时间。还有,我们以后要参加正规的比赛,因为这个比赛不是什么顶级的比赛!”面对这样没有自知之明的学生家长,不但对老师的高效率教学成效与精心安排没有丝毫的谢意之心,反而还有些抱怨,教师若是没有一点气度,早就叫他另谋高就不想再教他的孩子了。     7.某学生特别热爱艺术,先后系统的学习过钢琴、舞蹈、画画、表演等专业,由于从小就开始正规的接受艺术熏陶,其艺术气质也非常独特。后来她在其钢琴老师的建议下动员改学爵士鼓,因为其钢琴老师发现这位学生的气质与性格都特别适合学习爵士鼓这样的现代器乐专业。很快,这位学生学习爵士鼓可谓真的算得上是如鱼得水,不到几个月就在老师的教导下获得了某大型比赛的第一名。连续两年下来,这位学生就屡屡获得多个比赛的第一名。老师本想把这位学生作为出成绩的好苗子重点培养,以让老师也得到更多的教学成果。可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把这位学生送出去,因为这样的学生是块难得的打鼓的好料,于是当即与学生及家长沟通,建议考到最好的音乐院校去,结果不到两年的时间,这位学生代表所在的院校获得了某权威比赛很好的比赛成绩。类似这样的爵士鼓教学案例几乎每年都有出现,教师的气度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决定学生一生的命运,如果没有老师的无私奉献与正确指引,就耽误了学生的美好前程。

8.某学生在某音乐培训学校学习爵士鼓数年,水平处于中下程度,基本属于音乐感觉还没开窍的那种类型。后来通过其音乐理论老师介绍打算考某音乐学院爵士鼓专业,这位学生已经高二下学期才到新老师处上课,时间紧迫,老师告知要严格按照其新的教学方法学习,否则难以达到升学的要求。其家长属于喜欢社会上通关系拍马屁的那种类型,为了让孩子达到升学的目的,经常拍老师马屁,经常搞点小恩小惠笼络这位老师,并经常说一些虚伪的冠冕堂皇的话让老师觉得应该再进一步努力把孩子升学的事情搞定。后来这位学生如愿以偿考入了理想的学校,可是,却再也没有看到这位学生及家长露过面,也从此再无任何电话联系。像这种人走茶凉的事情也并不少见,很多人都是这样,一旦没有利用价值就原形毕露。对待孩子升学这样的大事情也是这样,幸好作为教师教学多年,什么情况都有心理准备,面对这样的情况也只是淡然一笑,连感叹的言语都不想发表。     以上随便列举的几个简单的爵士鼓教学案例值得思考,其实很多教学中的问题其实不是学生的问题而真的是教师自身的问题。而很多处事的问题就有可能不是教师自己所能够左右的。当然,即便是遇到真正不可教、不可塑造的学生教师也应该要尽最大努力的去帮助他们,至于最终结果如何对于教师来讲也真的就只能是顺其自然了。而遇到那种没有素质不尊敬老师的个别学生家长也没有必要一味迁就,毕竟教师的尊严也是不容践踏的!     也难怪有些鼓手坚决不愿意教学生,他们认为当个老师辛辛苦苦教学钱没赚到几个,还搞得一肚子都是气,也充分反映了不是每位鼓手都具有当老师的心理承受力、忍耐力、包容力。       如果能够超脱一点看,其实对于教师来讲,学生总是来来去去,所有学生都是教师生命中的过客,在与学生一起的时间里尽量对得起学生就可以了,至于要求学生予以更多的报恩思想就等于是过于执着,没有任何的必要!这样一想,教师的气度自然也就大了,教师的负面情绪也就减少了!    “ 教育当以慈悲为怀!”——这是对天下所有教育工作者最大的鞭策!

                                 本文载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发行张爨轠著《爵士鼓教育》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