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爨轠(zhānɡcuànléi)爵士鼓学术理论研究系列文章之73:爵士鼓演奏中的阴阳之道 文/张爨轠
爵士鼓演奏中的阴阳之道
2016-12-22 14:30:55
爵士鼓演奏中的阴阳之道 文/张爨轠
《周易·系辞传》中曰:“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是《周易》的哲学范畴。阴阳对待、消长、转化,即阴消阳长,阳消阴长;阴转化为阳,阳转化为阴的变化规律就是‘道’。”故“《周易》中的阴阳这一概念,含有两层意思:(1)指构成宇宙中一切事物的物质实体,即阴气和阳气。(2)指两种相互矛盾着的倾势,由此它们具有对立的交感的性质。”(参见陈德述教授、《周易正本解》、巴蜀书社2015年2月第2版P425页、102页。) 《周易》的阴阳学说其内涵和外延都非常复杂、博大、深邃、奥义无穷,解释起来并不容易,即便如此,单就针对爵士鼓演奏中的阴阳之道而言相对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一、跳不出阴阳之道的爵士鼓节奏系统 在爵士鼓演奏中,各种各样的节奏组合形态构成了爵士鼓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任何节拍、任何节奏无一不是遵循着规律性的强弱律动而产生与再现的。所有节拍的重音、非重音、次重音无一不是遵循着阴阳交替的转换规律出现的。因而强弱律动的交替转换,重音、非重音、次重音以及单位拍节奏内部的强、弱音位置都是典型的阴阳对待、消长、转化的具体体现。 从节奏的细化分析举例来看,比如附点音符的自然强弱规律是前面的音重,后面的音轻,一强一弱、时值一长一短产生出滚动向前级进的特有节奏特征;比如三连音的节奏必须具备强弱均匀的内在律动,如果将之演奏成一模一样轻重的律动就顿然失去了三音一体的音乐表现特性;比如在各种各样的切分节奏形态中,如果去掉切分重音的突出特性就会丧失掉切分节奏打破常规强弱律动后本具有的重音移动带来的特有音乐表现;比如在演奏诸如六连音、七连音、八连音、九连音以及更多派生出来的密集型节奏时,每个节奏单位拍内部的强、弱音位置必须遵循强在前弱在后,并且弱位置一定要保证均匀、平稳的演奏原则才能表现其音乐律动所固有的基本特征。这些不同形式、类型的所有节奏系统归纳起来无非不过强与弱、重与轻、长与短、密集与稀疏、规则与不规则的相互构成、排列、组合、交叉、派生、变异而已,实际上就是节奏系统的阴阳对待、消长、转化的自然呈现。 用对应的话来讲,音乐律动的弱与强、轻与重、节奏时值的短与长、节奏形态的稀与密就是阴与阳的直接表现物质,是具有实际声音特性的动态阴阳。而比如音乐演奏过程中的渐强、渐弱、渐快、渐慢等常见处理方式则是最典型的阴阳对立、交感与转化倾势。推而广之,在音乐中的旋律、和声、复调、曲式、配器手法以及音乐风格、音乐情感、人文内涵等等表现主体无一不涉及到阴阳学说的理论。 二、跳不出阴阳之道的爵士鼓演奏技法系统 爵士鼓演奏技法丰富多彩,无论是针对最具典型意义的手脚四肢的分工、协调、声部平衡、复杂对位,还是针对单独的双手、双脚、单手、单脚的分解独立性训练,涵盖的任何技法同样都跳不出阴阳之道的宏观视角。 比如在小军鼓上应用最多的双跳滚奏与多跳滚奏,都是建立在打击与弹跳的基本控制状态下完成的技术类型。在双跳或多跳的第一个音通过手腕的打击运动过程中,充分利用手腕的施力和鼓皮的反弹作用力弹跳出一个或者多个音的状态实际上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阴阳运行动态。显然,打击的第一个音是强音,弹跳的第二个以及更多的音是弱音,正是强与弱即阳与阴的体现。也正因为如此,弹跳的音永远要比第一个打击出来的音要柔和、要轻巧、要短促一些,在声音的颗粒状态上就会相对削弱、单薄,反过来才能够与打击、弹跳的声音结合成为具有层次对比自然、张弛有度、密集连续的滚奏所特有的声音效果。在于德琛老师的《新世纪音乐自学入门丛书·爵士鼓》(武汉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后记中也专门提到他“使我设想依循道家易学原理以‘阳’为‘击’,以‘阴’为‘弹’,由慢到快,按等比数列递增法练习滚奏”的心得体会。 而在训练双打过程中,由于左右手每两个音必须演奏成重复一致的动作状态和一模一样的声音效果,也就是说,双打的声音全部都是通过打击而非弹跳获得。那么,在持续演奏双打加速的时候就会发现无论鼓手拥有多么高水平的控制技巧永远都不可能演奏出达到双跳或者多跳滚奏的密度,这个原因实际上就是双手在动作控制过程中阴阳失去了平衡、纯阳无阴导致的自然反映。 同样,以在爵士鼓以及所有打击乐器演奏应用中最基础、最普遍的单击滚奏为例,由于单击滚奏是左、右手快速交替而成的连续声效(双脚演奏单击滚奏的概念也完全相同),每一个音的出现都必须依靠手腕每一次的单独运动来完成,而手腕的运动频率是相对有限的,并且不可能像双跳、多跳滚奏那样充分发挥鼓皮的弹跳获得更加密集丰满的高密度连续声效。因此,单击滚奏一般多用在延长音稍微饱满的桶鼓、镲类、低音大鼓上演奏,不能够在声音极为短促、清脆的小军鼓上有更多的技术呈现。这个问题就充分说明了爵士鼓演奏中不同的技术技巧的产生与套鼓中各个不同乐器组件的声学与音乐特性有着直接的对应关系。用阴阳理论来讲,单击滚奏属于偏阳的技法,小军鼓也属于偏阳的乐器(因为小军鼓尤其擅长节奏动感强烈、夸张、威风凛凛的行进步伐节奏(军乐队中最为典型)、极弱至极强的震撼力度等个性化的音乐表现),当偏阳的技法与偏阳的乐器对接的时候就会呈现出阴阳失去平衡的自然现象,因此小军鼓上往往不会演奏单击滚奏。 又比如在演奏FUNK风格音乐作品时,随处可见若隐若现的幽灵音(鬼槌)控制技法就是充分利用了演奏过程中的强与弱、重与轻的鲜明对比形成的特有立体多声部音效。显而易见,凡是有重音符号标记的音就是阳的体现,凡是属于若隐若现的幽灵音都是阴的体现。而往往在这类风格的音乐演奏中还存在很多介于有重音标记和幽灵音标记音之间的演奏力度的许多音型,那么这样的音就是属于阴阳对立之间的阴阳互存的音型。可见,在FUNK风格音乐中鼓手能够很容易体会到非常典型的阴阳交感、对待、消长、转化的自然体验。而正是FUNK风格音乐这种爵士鼓节奏语言阴阳交感的突出特征使得很多鼓手非常喜欢这类的音乐作品演奏。这类音乐风格之所以非常符合大多数鼓手的普遍性音乐审美,根本性的原因其实就是其具有典型的阴阳平衡特征。 三、跳不出阴阳之道的爵士鼓表演审美系统 事实上,分析一些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演奏风格喜好的爵士鼓演奏大师的表演不难发现,几乎所有能够在爵士鼓演奏领域达到一流水平的演奏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其演奏的音乐作品都符合阴阳之道的表演审美。他们能够在音乐作品中恰到好处的应用、掌控、驾驭各种各样的技术技巧,尤其在音乐处理的对比性、层次感、轻重缓急的转换拿捏以及对于音乐形象的塑造、音乐情感与内涵的准确诠释中游刃有余的体现出音乐审美的自然状态。换句话讲,这些大师级演奏家都具有符合自然规律的审美判断标准,对音乐全局与声部个体的宏观与微观认识都找到了门道。而这个门道正是符合阴阳之道的表演审美系统的自然体现。 比如,世界著名爵士鼓大师Dave weckl的演奏个性充满了十足的霸气,无论是力度的掌控、速度的精准听起来如雷贯耳,用阴阳学说来看,无疑Dave weckl的演奏可以定性为偏阳类型。而在一篇由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副教授石岩所写的文章《Steve smith给中国鼓手的3条建议》中也提到,爵士鼓大师Steve smith来中国以后进一步了解了道教,“他以前就提及音乐与‘阴阳’的关系,他将自己的风格归为‘偏阴’(他将Dave weckl的类型视为‘阳’),但阴阳应该是相济的。”实际上,每一位鼓手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个性、心性、文化修养,反应在其对于演奏中的音乐审美都不外乎是偏阴、偏阳为主流体现,只不过存在阴与阳的偏多与偏少的问题。 同样可以触类旁通,比如个性张扬、夸张的大多数摇滚、重金属音乐也是属于偏阳类型,和一般抒情的流行音乐风格相比而言,后者显然是属于偏阴类型的。拿不同地域环境的音乐种类来比较也不难看出,欧美国家的流行音乐整体偏阳,亚洲国家的流行音乐整体偏阴;小到国内来看,北方的流行音乐刚性居多偏阳明显,南方的、港台的流行音乐柔性突出偏阴明显;再具体到国内的打击乐、爵士鼓演奏家在不同地域环境、不同城市文化氛围背景下的整体区别来看,北方的鼓手往往打鼓刚性十足偏阳的多,对音色的细腻、演奏处理的细节等方面往往就不是那么在意,因而显得噪一些,而南方的、上海、江浙一带的鼓手打鼓则更加讲究声音的柔和、圆润,刚烈的成分就削弱了一些。同时也可以看出,无论是偏阳还是偏阴类型的音乐种类或形式都有比较经典、成功的优秀作品,但是明显可以反映出不同地域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音乐风格作品背后其作曲家、演奏家截然不同的艺术审美喜好是多种多样、不尽相同的。尽管如此,无论如何也仍然跳不出符合阴阳之道的音乐审美系统。 结语 以上简单论述了爵士鼓演奏中的阴阳之道,如果再进一步探讨还会涉及到更多、更广、更深入的相关具体问题。事实上,正如《周易·系辞传》中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仁者见之谓之也仁,知(zhì智)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可见,百姓日常运用阴阳之道却对它全然不知,既然是“道”那么就可以应用到万事万物中去,爵士鼓演奏何尝又能够跳出阴阳之道的自然规律呢?明白这些道理无疑能够帮助鼓手提升对爵士鼓演奏的思想境界,以至于通达到“道”的更深层面。
注: 1.对于研究音乐心理学、音乐社会学、音乐美学、音乐声学、乐器工艺、音乐科技、音乐治疗等学科,以及对于作曲家、指挥家等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性音乐能力与文化素养要求的专业人士而言,如果能够在对中国《周易》的阴阳学说方面有着比较深入的认识、了解,其专业上的局限性视觉就一定能够打开。而对于音乐中进一步分门别类的任何乐器演奏家、不同唱法的歌唱家来讲,更加需要跳出个人独立性特别强、特别狭隘单一的专业桎梏。就像一位鼓手要达到对该专业和所有音乐文化知识的全方位了解以至于能够彻底跳出音乐学科的高度来看待问题,就必须具备“阴阳之道”的广阔宏观视野。 2.又比如对于从事爵士鼓研发、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讲,用什么样的思路可以改进目前传统爵士鼓音量过于巨大的世界性难题,如果懂得阴阳学说的道理,那么就知道是爵士鼓整个这门乐器偏阳的原因所致,如何去改进?思路自然就是减少阳多的成分。在笔者《低音量爵士鼓研发设想》一文(参见《乐器》、2016年第11期)中虽然只字未提背后其实就是阴阳理论作指引,实际上网孔镲片也好、网皮与传统鼓皮嫁接也好、鼓腔体开孔也好不就是通过削弱爵士鼓阳过多的成分吗?所以,岂止在爵士鼓演奏、研发领域,音乐中任何领域以至于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可以运用中国伟大的《周易》阴阳学说理论来寻找认识这个世界的突破口。

担任爵士鼓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