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爨轠(zhānɡcuànléi)爵士鼓学术理论研究系列文章之80:研发改进的鼓刷(二) 文/张爨轠
研发改进的鼓刷(二)
图文/张爨轠
一:简要制作图例
1.主要材料如下图A:
图A
2.将鼓棒插入金属管合适的位置并抵紧固定尼龙的金属短环后,使用钉锤合适的力度敲打固定成型。如下图B:
图B
3.使用热缩管进行演奏手柄外观处理。如下图C:
图C
4.两副不同长短尺寸的鼓刷制作完毕!如下图D:
图D
二:研发设计思路拓展
为了使演奏声音能够更加集中、干净一些,采用了塑料固定圈套在尼龙连接处。
笔者主要重点是从演奏音色、手感的核心角度去着手研发、改进,对于工艺、外观造型上其实还有很多办法可以去进一步改进设计。
比如尼龙和金属管连接处可以将金属管演奏手柄前端设计成一体式的直径大小不同的环形管。将固定好的尼龙(见图A上)放进金属管以后,连接处外面的直径大小不同的小环形管设计就可以充分保障尼龙稳定不摇晃、不脱出,也省掉了用钉锤去敲打固定的土办法。再加上金属管里面的鼓棒紧紧的抵牢了固定尼龙的金属环,整个鼓刷的稳定性就彻底解决了。
类似更多的问题只要用一些常用的生产车间的加工器具、材料等就可以把设计构思转化成成品。
尼龙鼓刷的研发改进核心技术在于对尼龙的选择。而金属鼓刷的研发改进相对来讲要简单一些,因为金属丝和演奏手柄的选择设计相对没有这样复杂。
与尼龙鼓刷设计不同的是由于金属鼓刷丝比尼龙丝要更细、更硬、更重、更尖锐,尤其是弹性要比尼龙丝差很多,所以手柄和金属丝连接处只能设计成扁口形状使金属丝成均匀的扇形平面分布才能不刺破鼓皮和演奏出适合音乐需要的柔和声音。
尼龙鼓刷虽然也可以设计成扁口形状,只不过那样设计演奏出来的声音更趋于适合比较散、比较轻飘、比较虚无缥缈的演奏声音需要(这样的演奏声音音乐需要的特别少)。而柄口圆方形状或者圆形设计演奏出来的声音自然就会干净、结实、通透、明亮、颗粒感更强一些,也才能够将套鼓的声音特征比较透彻、圆润、有力的演奏、激发出来!
三:解决传统爵士鼓噪音问题鼓刷的研发意义重大
传统爵士鼓巨大的噪音问题从目前的生产研发科技来看确实是个难以找到圆满对策的棘手事情,采用鼓刷来演奏确实是最简单、最易行、最节约成本的方式。
大家知道市面上可调音量的爵士鼓产品最大的问题是鼓腔里面的消音垫装置虽然达到了减小音量的目的,但是却改变了爵士鼓应该具有的正常共振的声学特征,更多的作用是基本代替、充当了哑鼓的功能而无法将爵士鼓本有的常规演奏声音特征表现出来。况且,镲片的消音问题往往是放上塑料垫或者采取消音圈等等常见办法,但仍然是完全改变了镲片本来的自然共振声学特征。而一副小小的鼓刷既减小了整个套鼓、镲片的音量,避免了噪音污染又能够演奏出好听的爵士鼓声音特征,无论在家练习还是在舞台上演奏都很方便实用。因此,鼓刷的研发价值确实是非常大的!
四:打击介质的理想产品研发尚无人攻克
遗憾的是,鼓刷演奏的缺陷、局限性也很多,最显著的问题是不能像传统鼓棒那样非常方便的演奏出双跳、多跳滚奏等主体性的重要技术技巧。
也许将来有一天,新研发的传统爵士鼓打击介质会改变、突破目前爵士鼓主要采用传统鼓棒演奏从而产生巨大噪音污染的这一世界性难题!比如说:研发出一种既可以降低噪音、能够充分体现爵士鼓声学特征又能够满足日常练习训练、舞台演奏表演的完美打击介质,它的名称可能不一定是鼓棒、鼓刷、束棒等等目前的局限性思维内的称谓范畴。理论上讲,这个问题应该是有可能实现的!看一看乐器之王钢琴的复杂研发技术就知道,区区打击介质怎么就如此难以攻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