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爨轠(zhānɡcuànléi)爵士鼓学术理论研究系列文章之61:金属鼓棒——鼓手的开腕利器 文/张爨轠
金属鼓棒——鼓手的开腕利器
文/张爨轠
专门用来开腕的金属鼓棒市面上不是很多,不少鼓手也没太过关注,但其训练价值与作用却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学习爵士鼓或者中西打击乐器的初学者,金属鼓棒的正确使用与强化训练会给将来的学习、演奏带来很多好处。 一、开腕的原理与训练意义 开腕一词是俗称,就像与大家熟知的“扒带”一词类似,辞海里压根就没有这类词汇。但在音乐领域大家都喜欢这么讲,也随时会提到这些词汇,大家也就明白其基本意思了。 顾名思义,开腕就是打开手腕的意思。何谓打开?表象上讲,就是鼓手在演奏过程中能够做到放松手腕、张开手腕幅度的这么一种运动生理状态。也就是说,鼓手要通过手腕、手臂、手指头以及整个身体的用力与放松相结合的这么一种运动状态来完成音乐的表达,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演奏状态的过程,是表达音乐作品情感的过程,当然更是鼓手生理与心理默契配合的过程。 说简单也的确非常简单,任何正常人通过训练都可以做到身心的统一与大脑的协调指令来完成这些演奏动作。但如果讲得复杂、深入一点,这个演奏过程的运动状态不仅仅是机械动作与大脑基本指令那么简单,更多的需要从音乐演奏技术技巧与作品情感表达需求的角度来灵活掌握动作的共性与其特殊性。也就是说,小小的“开腕”训练却关联到音乐更深层次的内涵与外延,实不应该被鼓手们所忽视! 在以往传统的爵士鼓以及所有中西打击乐器的教学中,尤其是中国民族打击乐、戏曲打击乐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都特别注重开腕的基本功训练。甚至有不少教授打击乐的行业专家专门把开腕训练作为小年龄段初学者的“童子功”进行强化、严格甚至苛刻的训练。事实证明,不少经历过苛刻训练的学生长大成才后终身受益。原因就是如此的强化训练可以使演奏者从小建立起根深蒂固的演奏运动认知,并且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双手的耐受力、灵活性、敏感性,为日后音乐演奏的日趋成熟奠定扎实的控制性基本功。就像从小学习杂技、舞蹈的演员一样,从小打下的童子功往往是他们走向艺术成熟的必经之路。 对鼓手来讲,演奏当然离不开双手的控制,试想一双手能够将鼓棒控制自如了意味着什么呢?轻、重、缓、急以及各种各样夸张的、动态的、静态的、细微的音乐表现就可以做到驾轻就熟、信手拈来,表达音乐作品的技术技巧与情感就不在话下。 这么一分析,所有的鼓手都可能会想一想,原来小小的开腕训练竟然如此重要! 二、开腕的具体训练事项 纯粹从打开手腕的角度来讲,要训练开腕并不困难。过去民间传承的打击乐演奏家往往喜欢用比较粗大的高密度材质木棒来作为训练学生开腕的工具,材料也非常容易找到,只需要将材料做成鼓棒形状样的大尺寸比例就行了,并且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与个体差异选择使用适合的尺寸规格就可以了。甚至也有人直接使用北方人做面食用的擀面杖来替代。缺点就是木棒比较粗大,对手指头握力与反应有些阻碍,尤其是对于小年龄段的学生有些吃力,因为训练的负荷实在很大,小手可能会磨出血泡。 金属鼓棒其尺寸规格基本与演奏时用的鼓棒差不多,仅仅是金属鼓棒的重量远远超过演奏鼓棒,所以对手部的训练要求基本接近普通鼓棒,训练效果是非常理想的。但是也要特别注意,因为金属鼓棒由于质量太重,如果训练方式方法不正确就很容易拉伤手腕肌肉、韧带,甚至造成手腕与手臂整个肌肉群的紧张,达不到开腕的目的。所以这样的开腕训练最好有专业的老师指导才能进行,一知半解的学生最好不要盲目模仿。 其实,只要懂得在放松的状态下强化双手的开腕训练,就不会造成对肌肉、韧带的伤害。每个人双手的耐受力是完全不同的,因此训练时要因人而异不可硬性规定练习时间与强度,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训练规律去慢慢提高,切忌急功近利、盲目加大训练要求。 比如针对小年龄段的幼儿、少儿来讲,每天适当训练二十分钟左右就足够了,在坚持一段时间以后观察一下其承受力,再继续制定适合的训练方案。一般来讲,处于身心成长阶段的孩子必定会在力气、精力、意志力等方面会越来越佳,所以只要方法正确也不必过于在意训练过程中的一些不适状态,这就好比超负荷的在脚上绑沙袋跑步训练一样,必定要吃些苦头,但其训练效果却是非常显著的。 以下几点问题也是特别值得提出来的: 1、年龄偏大的青少年学生也是可以进行开腕训练的,只不过效果不如小年龄段孩子那样好。成年人由于其身体发育机能已经定型,其开发的价值也会有一些但相对来讲就弱化很多了,甚至如果方式方法不正确的话久而久之还容易造成腱鞘炎等难治病症。因此,一定要科学合理的掌握其训练要点。 2、在使用金属鼓棒正常的抓握训练过程中,往往可以结合将鼓棒倒过来练习,以加大鼓棒前端的重量控制。 3、切忌让小年龄段的孩子在鼓面上去敲击,小心鼓皮被击破。 4、对于寒冷的冬天手脚容易冻僵的天气情况下,可以使用金属鼓棒快速的活动双手,以最快的时间进入演奏状态。尤其是舞台演出之前适当的强化开腕练习会有立马活动开的功效。 5、原本觉得演奏时的鼓棒很沉重或者在演奏高抬手、强力度的滚奏等技法时大多数鼓手对双手的控制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经过金属鼓棒的强化训练以后就会迅速得到改善,当然持之以恒与灵活采取、调整适合自己的训练强度是最为关键的。 6、如果市面上购买不到鼓手适合自己的金属鼓棒尺寸、重量规格,可以通过一些生产金属的相关厂家定做,金属材料一般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为钢、铜、铁、铝、合金等不同材质或不同金属种类配方。生产厂家可以使用模具铸造一次成型等方法很简单就能够做出理想的产品。 7、小年龄段的初学者最好能够备用多副不同重量、尺寸大小规格的金属鼓棒,以便于在成长过程中逐渐调整训练难度、强度,以达到最佳训练目的。 8、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开腕的强化不仅仅主要以手腕为主体对象,当然还包括小臂、大臂、手指头甚至整个身体用力、运气、呼吸、动作记忆等全方位训练要素,是身体机能与大脑指令、音乐技能、音乐情感、舞台表演、视觉审美等等综合性的结合训练过程。 三、结语 经过正确、科学的开腕训练以后,就好比原本只能搬动一百来斤重物的人可以轻而易举的搬动一百五十斤甚至更重的物品。其双手的解放就上了一个台阶。在器乐演奏领域就是这样,单纯的技术技巧训练必定包含非常多的耐受力训练,就像一位钢琴家演奏一场完整的音乐会,不仅仅需要音乐综合能力的全面跟进,还需要体力、精力、意志力以及超强的机体耐受力,否则就会无法应对高强度的演奏过程。 对于鼓手来讲,能够将双手的控制轻而易举的做到随心所欲,那么,开腕的基本功训练无疑就是鼓手演奏过程生理机能的充分保障,也好比一架机械性能完美的钢琴才能够给演奏者提供表现音乐作品的基本载体一样至关重要。 通过金属鼓棒就能将鼓手的双手训练出魔法般的音乐演奏控制力。可见,金属鼓棒——无疑是鼓手训练过程中的开腕利器!
本文载《演艺科技》杂志2014年11月第11期以及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发行张爨轠著《爵士鼓教育》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