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爨轠(zhānɡcuànléi)爵士鼓电子鼓定音鼓学术理论研究系列文章之13: 张爨轠(zhānɡcuànléi)爵士鼓专著、论文目录汇总 文/张爨轠
张爨轠爵士鼓专著、论文目录汇总
张爨轠重要文章之 十年(2007——2017)爵士鼓电子鼓学术研究之路圆满谢幕!
文/张爨轠
从2007年-2017年担任《乐器》杂志打击乐特约撰稿人整整十年时间,教学之余完成了一百四十余篇爵士鼓论文的撰写以及四部爵士鼓专著的出版发行,正式发表七十余篇论文,国家级核心刊物已经发表近五十篇,截止目前,还有数十篇系列文章累积待发表。
回想这十年,从创作并发表第一篇文章开始,一系列的研究探索课题就在脑海中从酝酿到实施写作、修改、定稿一直到成功发表,真可谓是付出了极大的热情与千辛万苦!
出版并全国发行爵士鼓专著四部
出版的《爵士鼓演奏高级教程》(湖南文艺出版社、2008年)、《新概念爵士鼓教学指南》(中国戏剧出版社、2013年)、
《全能鼓手实战教程-648句技巧训练》(上海音乐出版社、2015年)、
《爵士鼓教育》(中国戏剧出版社、2017年)
这四部爵士鼓专著更是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感恩多年来刊发我研究成果的《乐器》杂志
由于因缘具足,十年来通过《乐器》杂志传递了自己的学术思想,使得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顺利无碍的公之于众!特别值得欣慰的是每一篇发表的文章都没有任何涉及拉关系、走后门的功利性目的,达到了笔者为探索而研究而不是为功名而研究的真正心愿!在此,笔者也特别感恩《乐器》杂志领导、编辑老师们十年来的信任与大力支持!给予笔者这样发心探索的乐器人士提供了展示自己学术思想的良好平台实为极其的难得、幸运!
用整整十年时间来完成了这一生在爵士鼓学术研究上的心愿,也算得上圆满谢幕了!生活、家庭、兴趣爱好等等都因为这些庞大的学术研究工作量而被忽略了太多,在获得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失去了太多!尽管如此,这一生探索爵士鼓学术的使命也算是终于完成了!
就如最青春年华在文艺院团工作演出以及走南闯北四海为家的那十余年(从参加工作到辞掉所有工作单位回成都2007年买房定居为止)(参见该网站《往事随风,人生如梦,半生流浪记——致敬浪迹天涯的激情岁月》一文)也算是完成了舞台实践的最大心愿一样,人生的轨迹就是每个不同阶段业力和愿力的自然呈现而已。
同时,2007——2017十年时间系统学习、研究儒释道、《周易》,还创作了两部《周易》著作并在周易协会的内部刊物上发表了一些简易的《周易》研究文章,以及撰写了近百篇简易性的儒释道研究文章。 ( 详见该网站《张爨轠(zhānɡ cuàn léi)儒释道教育智慧研究系列文章说明》一文)
接下来,人生之路也许会重新开启一扇窗,享受生活、享受打鼓的快乐、享受音乐、享受工作、探寻生命的真正意义也许才是后半生最重要的事情了!
张爨轠2017年4月3日晚写于成都艺轩鼓房
附:已发表论文目录
已经正式发表爵士鼓、电子鼓学术理论研究论文七十余篇,其中已经在国家级核心刊物《乐器》杂志、国家级刊物《演艺科技》杂志以及《中国乐器》杂志上发表五十余篇(详见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1.爵士鼓的调音技术问题(已发表于《乐器》杂志)
2.我的爵士鼓教学概念(已发表于《乐器》杂志)
3.我的新概念爵士鼓教学(已发表于《爵士鼓演奏高级教程》)
4.鼓手的表演与训练(已发表于《乐器》杂志)
5.对传统声学爵士鼓的音色改进与设想(已发表于《乐器》杂志 )
6.打鼓之道(已发表于《爵士鼓演奏高级教程》)
7.谈爵士鼓教学选曲中的古典音乐作品运用(已发表于《爵士鼓演奏高级教程》)
8.浅议爵士鼓的音乐表现力(已发表于《新概念爵士鼓教学指南》)
9.略谈爵士鼓教师的基本素质与能力(已发表于《乐器》杂志)
10.谈鼓手参赛的相关问题(已发表于《乐器》杂志)
11.浅析爵士鼓鼓谱的教学(已发表于《乐器》杂志)
12.健康地打鼓(已发表于《乐器》杂志)
13.电子鼓教学的普及与推广(已发表于《乐器》杂志)
14.国内爵士鼓教材知多少(已发表于《乐器》杂志)
15.谈爵士鼓教学教材的使用(已发表于《乐器》杂志)
16.略谈鼓手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已发表于《新概念爵士鼓教学指南》)
17.爵士鼓滚奏训练指南(已发表于《乐器》杂志)
18.爵士鼓论文写作略述(已发表于《新概念爵士鼓教学指南》)
19.从音乐需要的角度看Roland电鼓的性能(已发表于《乐器》杂志)
20.对Roland电鼓外观设计上的几点建议(已发表于《乐器》杂志)
21.浅析爵士鼓演奏中的提手动作与呼吸(已发表于《乐器》杂志)
22.析爵士鼓教师的教学心理(已发表于《新概念爵士鼓教学指南》)
23.电鼓离我们有多远?(已发表于《乐器》杂志)
24.用音乐伴奏开启趣味电鼓教学之旅(已发表于《乐器》杂志)
25.鼓手打动观众的黄金准则(已发表于《乐器》杂志)
26.电鼓造型艺术之我见(已发表于《乐器》杂志)
27.爵士鼓普及教育的几大特征(已发表于《乐器》杂志)
28.爵士鼓专业教育的几大特征(已发表于《乐器》杂志)
29.套鼓组件与音乐需要的关系(已发表于《新概念爵士鼓教学指南》及《演艺科技》增刊《乐器科艺》杂志)
30.话说鼓手基本功训练的有效性(已发表于《乐器》杂志)
31.国外爵士鼓教材纵览(已发表于《乐器》杂志)
32.鼓手问答参考(一)(已发表于《乐器》杂志)
33.鼓手问答参考(二)(已发表于《乐器》杂志)
34.鼓手问答参考(三)(已发表于《乐器》杂志)
35.鼓手问答参考(四)(已发表于《乐器》杂志)
36.鼓手问答参考(五)(完结篇)(已发表于《乐器》杂志)
37.鼓手问答参考(六)(已发表于《新概念爵士鼓教学指南》)
38.鼓手问答参考(七)(已发表于《新概念爵士鼓教学指南》)
39.话说鼓手律动感的培养(已发表于《乐器》杂志)
40.爵士鼓鼓谱编配指南(已发表于《新概念爵士鼓教学指南》及《演艺科技》杂志(论文标题改为:浅议爵士鼓鼓谱编配)
41.细说扒鼓谱的技巧与方法(已发表于《乐器》杂志)
42.对爵士鼓教学规模化的思考(已发表于《乐器》杂志)
43.爵士鼓演奏中的肢体语言(已发表于《乐器》杂志)
44.直面电鼓学历教育与发展瓶颈(已发表于《乐器》杂志)
45.少儿电声乐队的组织与训练(已发表于《乐器》杂志)
46.爵士鼓教育行业功利化的典型体现(已发表于《乐器》杂志)
47.直面电鼓用户需求(已发表于《新概念爵士鼓教学指南》)
48.国内爵士鼓文献目录(已发表于《新概念爵士鼓教学指南》)
49.爵士鼓教学的探讨(已发表于《演艺科技》杂志)
50.金属鼓棒——鼓手的开腕利器(已发表于《演艺科技》杂志)
51.学鼓的快乐从哪里来?——“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的简单启示(已发表于《乐器》杂志)
52.由“美国鼓大师Daniel的父亲的10条遗嘱”所想到的(上)(已发表于《乐器》杂志)
53.由“美国鼓大师Daniel的父亲的10条遗嘱”所想到的(下)(已发表于《乐器》杂志)
54.低音量爵士鼓研发设想(已发表于《乐器》杂志)
55.因材施教·慈悲为怀(已发表于《爵士鼓教育》)
56.爵士鼓教师的气度与负面情绪(已发表于《爵士鼓教育》)
57.真、电、哑鼓演奏手感差异性与适应性问题(已发表于《爵士鼓教育》
58.小鼓刷,大智慧!(已发表于《乐器》杂志)
59.爵士鼓视频研究的意义与方法(已发表于《乐器》杂志)
60.练鼓要诀(已发表于《爵士鼓教育》)
61.爵士鼓集体课教学探讨(已发表于《爵士鼓教育》)
62.启蒙教育的精髓思想是什么?(已发表于《爵士鼓教育》)
63.如何增强爵士鼓学生的心里抗压能力?(已发表于《爵士鼓教育》)
64.如何引导爵士鼓学生建立正确的功名思想?(已发表于《爵士鼓教育》)
65.如何训练鼓手瞬间捕捉到音乐情感变化的超强能力?(已发表于《爵士鼓教育》)
66.打鼓童子功到底有多重要?(已发表于《爵士鼓教育》)
67.打鼓于“都摄六根”有何关联或启示?(已发表于《爵士鼓教育》)
68.为什么必须在爵士鼓教育中融入贯穿中华传统道德价值观?(已发表于《爵士鼓教育》)
69.鼓手修养心性的根本方法是什么?(已发表于《爵士鼓教育》)
70.如何看待套鼓硬件设备的重要性?(已发表于《爵士鼓教育》)
71.双踩训练到底需不需要?(已发表于《爵士鼓教育》)
72.为什么说爵士鼓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品行是第一位的?(已发表于《爵士鼓教育》)
73.爵士鼓双跳滚奏教学训练纲要(上)(已发表于《乐器》杂志)
74.爵士鼓双跳滚奏教学训练纲要(下)(已发表于《乐器》杂志)
75.可调音量爵士鼓研发论证(已发表于《乐器》杂志)
76.歌曲《爱情之花》(已发表于《中国乐坛》杂志)
77.发表在《中国乐器》杂志上的系列文章待统计
附;张爨轠已发表期刊论文原刊封面
张爨轠于2017年成都
《爵士鼓教育》一书内容提要
文/张爨轠
这是一部专门针对爵士鼓、电子鼓进行全面系统、深入展开研究的教育理论宝典。是一部通往真正了解、认知、深入探寻爵士鼓、电子鼓教育与演奏规律特性的一扇大门。本书涉及舞台演奏表演、教育教学实践、乐器特性研究、论文写作指导等等专业领域内的全方位实用性内容。无论是针对专业音乐艺术院校爵士鼓、电子鼓以及中西打击乐专业方向的学生、教师、文艺院团演奏人员、社会音乐培训以及各类爵士鼓、电子鼓生产研发厂商等相关乐器行业人群,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学习、借鉴与参考价值。透过本书完善、详实的理论梳理与指导,相信读者会收获更多的有益启示,为自己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扩展文化素养、建立理论架构等方面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爵士鼓教育》一书正式出版、全国发行
图文/张爨轠
探索教育理论,必定会涉及到伦理、道德、因果方面的宏观教育思想,爵士鼓教育当然也概莫能外。一位鼓手鼓打得再好如果不懂得修养心性,很可能也难以摆脱自私自利、嫉妒、傲慢、贪、嗔、痴等等各种烦恼习气。而本书涉及到一些中国传统经典优秀文化儒释道的相关内容,目的也正是希望通过书籍的流通、传播能够多多少少影响到一些有缘的行业人群。事实上,比打好鼓更加重要的是要懂得寻求深入的人生智慧!而传承了几千年依旧亘古弥新的中华传统儒释道文化可谓是人类智慧中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伟大思想宝库与最正确、最完美、最究竟的精神坐标!
在本书审批过程中,笔者最大的担心就是将书中涉及儒释道的内容给删除掉,因为目前国家对书籍等出版物中凡是涉及与宗教有关的内容都比较慎重,审批程序也非常严格、繁琐。很幸运的是,书中涉及的这些人类最为宝贵的智慧遗产儒释道的思想内容被保留了下来。进一步讲,儒释道的教育思想早已经渗透到笔者的爵士鼓教育理念中去,更是已经成为了这本书不可分割的重要指导思想。
作为西方外来文化的爵士鼓,如今已在中国的音乐、文化、教育、生产制造、经济、娱乐等等产业与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流行音乐、轻音乐以及各种各样的现代音乐中都不可或缺,甚至几乎可以融入到任何音乐种类与形式中去。在学习、借鉴西方优秀文化的同时,也立足中国本土的实际情况,运用中国博大精深的儒释道文化思想来甄别舶来文化的优缺点、取长补短,进一步发扬光大这一充满无穷魅力的世界性打击乐器,使之融入现代社会的发展洪流。因此,客观的、全方位的、中西思想结合的去认识、探索、研究爵士鼓的理论是符合自然规律的。这也正是笔者为什么一直强调儒释道文化思想一定要在该书中渗透的根本性原因。
本书的出版也算是基本上完成了笔者这些年来对爵士鼓理论探索研究的重大使命,回想起来确实颇为不易,毕竟,自己实际能力、学识、经验、视野、精力都非常有限,只能算是已经尽力而为没有太大的遗憾了。
于读者而言,如果本书能够帮助、启发、利益到大家,也是笔者最大的心愿! 《全能鼓手实战教程——648句技巧训练》使用指南
文/张爨轠
一、训练目的
本书涵盖了爵士鼓在各种不同风格现代音乐中的应用单句六百余条,每一条的精心编配都尽量体现应用的要求,目的就是让鼓手明白这样的训练方式是直接为你的演奏实践作准备的。
通常情况下,一首完整的音乐作品在鼓谱编配时往往都是以句为单位进行逐渐的展开,并遵循整体音乐配器的统一要求来设计的。爵士鼓的语言是节奏,那么打鼓其实就相当于用节奏说话、唱歌甚至跳舞,当然其根本目的就是通过节奏来表达传递音乐情感或思想。因此,这些由不同节奏类型组合构成的应用单句模式就成为你应用中的节奏语言核心素材,你积累得越多,掌握得越好自然就可以获得大量的节奏语言信息储备。这样的应用单句训练方式已经成为了爵士鼓教学过程中最为实用、直接、高效的具体措施之一。
通过本书大量的应用单句强化训练以后,不仅可以为你建立起系统完善的爵士鼓节奏语言应用单句模式的素材库,更重要的是还要教会大家学会这些可以参考借鉴的鼓谱编配思想、方法与技巧,让你知道爵士鼓这门乐器在音乐作品应用中最基本的、最常见的、最具规律性的节奏组合搭配方式是如何一句一句的被创造出来的。当然,你也不必觉得有任何的神秘,鼓谱的编配创造需要你提高打鼓技术技巧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对音乐理论等相关课程的学习,这样你才能站在更高更广的视觉来掌握这些打鼓过程中的必备技能。
二、适用人群
本书的适用人群广泛,如果你是一位初学者,很快你就会发现书中的一些较为简单的练习条目适合你逐一去消化,你可以自己或者在指导老师的安排下去选择适合你的内容。如果你是正处于中、高级水平阶段的音乐艺术院校爵士鼓、打击乐专业学生,无论你正在使用或曾经使用过任何其他爵士鼓教材,本书都非常适合你去逐一落实每一条的强化训练,并结合你自身的实际水平状况与指导老师的具体要求,选择不同的学习进程来安排或参考使用。当然,如果你已经是一位职业鼓手或者爵士鼓教师,那么这些丰富实用的单句素材同样可以作为开拓你的演奏与教学视野从而对你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三、练习提要
从整体的角度上讲,练习使用本书时建议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首先需要你尽量忠于原谱,很多练习条目的技术技巧含量是非常高的,你必须练习熟练流畅以后才可以加速训练,同时,你要尽可能养成练一条背一条的习惯。
2.做到第1条要求以后你就可以学以致用,自己尝试编配相类似的单句模式。
3.如果你具备更大的潜力就可以把每一条节奏单句模式发展变奏成一段甚至几段去即兴编配演奏,这样的尝试对增强你在实践应用中的变化与适应能力是最为有用的,也是最值得鼓励与提倡的创造性学习方式。
4.当然,如果你的水平程度目前还难以达到自我创造的要求时,你就最好花一些时间与精力来练习并琢磨这些训练内容。因为事实上,如果这些练习你无法准确完成或者觉得对你很复杂的话,那么,你在音乐实践应用中就会碰到更多更大的障碍。
5.由于本书的每一条练习都取材于实践中的音乐作品,笔者只是从训练的角度进行了合理的针对性改编,以使训练的系统性、技巧性、逻辑性、科学性等方面符合教材的要求,因此这些练习其实也可以当成检测你是否具备应用能力的一面镜子,无论你是专业音乐艺术院校的学生还是业余状态下学习爵士鼓的爱好者,在水平测试面前都是一视同仁,让你清醒客观的认识自己的真实水平。
6.本书的每一条练习均附有具体的演奏提示,对你个人而言可能并不一定都具有针对性,但无疑可以帮助你养成练习与思考相结合的好习惯,这样你就可以跳出来像个旁观者看待自己打鼓一样,清楚的知道自己存在的具体问题,从而避免了你在训练过程中的盲目性。
7.如果按照你每周学习掌握9条(当然,你可以配合其他教材同步使用)练习的进度来算,学完本书大概也就一年半左右时间。当然,这个学习进度的问题实际上是因人而异的,主要取决于你的实际情况。
注:本书所指的初级、中级、高级有别于考级的概念,初级主要指一般业余学生的水平程度,中级、高级主要针对专业音乐艺术院校学生的水平程度。因此,本书的三个主要章节编排设计(初级部分、中级部分、高级部分)是具有明确的针对性的。
本文载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张爨轠编著《全能鼓手实战教程——648句技巧训练》一书
音乐表演专业考核大纲 (2011版)
11级音乐–音表专业考核大纲–定稿
《器乐演奏》考核大纲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爵士鼓部分 课程编号:05060592 课程类别:专业限选总学时数:120 学 分:7
一﹑考核要求
本课程的考核目的,着重在于考核学生对本门乐器熟练掌握的能力。要求学生:准确熟 练掌握本门乐器各种规范的演奏技法的能力; 运用本门乐器的演奏技法深入细致地表现音乐 作品的能力; 同时检查学生是否按教学大纲进度安排的要求有质有量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除 特殊情况外,一般不提倡超出年级教学进度安排选择考试曲目。
二﹑考核内容
第一学期考试曲目范围: 《祝你生日快乐》 (英国民歌)《娃哈哈》 (石 夫 曲) 《雪绒花》 (理查德·罗杰斯 曲) 《轻舟荡漾》 (德国民歌) 《樱花》 (日本民歌) 《粉红色的回忆》(张平福 曲)
第二学期考试曲目范围: 《菊花台》 (周杰伦曲) 《美丽的神话》 (催浚荣曲) 《我和你》 (陈其刚编曲)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雷振邦曲) 《小路》 (伊凡诺夫曲) 《四小天鹅》 (柴可夫斯基曲)
第三学期考试曲目范围: 《嘉禾特舞曲》 (F.J.戈塞古 曲)《小号手之歌》 (金复载曲) 《不如跳舞》 (雷颂德曲) 《卡门》 (比 才曲) 《匈牙利舞曲第 5 乐章》 (勃拉姆斯曲) 《茉莉花》 (江苏民歌)
第四学期考试曲目范围: 《春天的故事》 (王佑贵曲) 《长城长》 孟庆云曲) ( 《别亦难》 何占豪 曲) ( 《永远是朋友》(刘 青曲) 《轻骑兵序曲》(维也纳)苏 佩曲) ( 《Don’t Tell Me》 Avril Lavigen曲)
第五学期考试曲目范围: 《北京欢迎你》 (小 柯 曲) 《桃花朵朵开》 (阿 牛曲) 《老鼠爱大米》 (杨臣刚曲) 《双头鹰进行曲》 佛朗滋·瓦格纳曲) 《美与丑》选自《超炫电子古典》专辑《十字路口》选自《大峡谷》专辑
第六学期考试曲目范围: 《千万次的问》 刘 欢曲 《卡萨布兰卡》选自《欧美怀旧金曲》专辑 《命中注定》选自《欧美摇滚圣经》专辑 《单程车票》选自《美国乡村歌曲经典》专辑 《加州旅馆》选自《老鹰乐队》专辑 《走出你的那一天》选自《M2M》专辑
第七学期考试曲目范围: 《无心快语》选自《欧美怀旧金曲》专辑 《瓦妮莎的微笑》 选自《理查德·克莱德曼钢琴》专辑《超级巨星》自选《SHE》专辑 《军队进行曲》 选自《超炫电子古典》专辑 《他还是不懂》 自选《SHE》专辑 《奔放的旋律》 选自《葛莱美获奖金曲》专辑
附:毕业考试补充备选曲目 《给你一个坏名字》 选自《Bonjovi 邦乔维乐队》专辑 《玫瑰之床》 选自《Bon jovi 邦乔维乐队》专辑 《没有你》 选自《欧美怀旧金曲》专辑 《Destiny》Stratovarius 曲 《巡逻兵进行曲》 佛兰克·米查姆 曲 《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格林卡 曲
三﹑考核方式
1. 第一学期:第三学期:第五学期:为考查,由专业老师个别进行考查。 2. 第二学期:第四学期:第六学期:即学年末为考试,由器乐教研室全体教师集体监 考,取其平均分为该考生的学年成绩。 3. 第七学期:为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结业考试,由器乐教研室全体教师集体监考,取 平均分为该考生的结业成绩。 4. 第八学期:为音乐学专业学生的结业考试,由器乐教研室全体教师集体监考,取平 均分为该考生的结业成绩。 5. 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应占 50%左右,期末考试应占 50%左右。
四、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 材:[1]郑建国 《爵士鼓演奏集成 》 (上册)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年 [2]赵明义 吉木(日本) 《爵士鼓演奏集成 》(中册)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年 [3]刘效松 《爵士鼓演奏集成 》 (下册)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年 参考书目:[1]丁麟 编著 《实战爵士鼓》 湖南文艺出版社 [2]张 爨 轠 编著 《爵士鼓演奏高级教程》湖南文艺出版社 [3]姜永正 编著 《迈向职业鼓手之路 》吉林音像出版社 [4]王以东 主编《 打击队》 (小军鼓)1~10级中国青年出版社 [5]王以东 主编《 打击队》 (爵士鼓)1~10 级中国青年出版社
注:以上(下)摘选自某音乐学院公示的爵士鼓专业考核大纲内容,红色字为《爵士鼓演奏高级教程》(张爨轠编著、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中所选曲目。
作为作者,深知写书不能孤芳自赏,关键是要得到社会的认可,专家学者的肯定与宝贵意见,能够在实际教学中应用,能够尽量为本专业做出一点贡献,自利利他,也就不枉费写书的辛苦付出了。
09级音乐–音表专业考核大纲–定稿
《器乐演奏》考核大纲
爵士鼓部分 课程编号:05060592 课程类别:专业限选 总学时数:180 学 分:14
一﹑考核要求
本课程的考核目的,着重在于考核学生对本门乐器熟练掌握的能力。要求学生:准确熟 练掌握本门乐器各种规范的演奏技法的能力; 运用本门乐器的演奏技法深入细致地表现音乐 作品的能力; 同时检查学生是否按教学大纲进度安排的要求有质有量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除 特殊情况外,一般不提倡超出年级教学进度安排选择考试曲目。
二﹑考核内容
第一学期考试曲目范围: 《祝你生日快乐》 (英国民歌)《娃哈哈》 (石 夫 曲) 《雪绒花》 (理查德·罗杰斯 曲) 《轻舟荡漾》 (德国民歌) 《樱花》 (日本民歌) 《粉红色的回忆》(张平福 曲)
第二学期考试曲目范围: 《菊花台》 (周杰伦曲) 《美丽的神话》 (催浚荣曲) 《我和你》 (陈其刚编曲)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雷振邦曲) 《小路》 (伊凡诺夫曲) 《四小天鹅》 (柴可夫斯基曲)
第三学期考试曲目范围: 《嘉禾特舞曲》 (F.J.戈塞古 曲)《小号手之歌》 (金复载曲) 《不如跳舞》 (雷颂德曲) 《卡门》 (比 才曲) 《匈牙利舞曲第 5 乐章》 (勃拉姆斯曲) 《茉莉花》 (江苏民歌)
第四学期考试曲目范围: 《春天的故事》 (王佑贵曲) 《长城长》 孟庆云曲) ( 《别亦难》 何占豪 曲) ( 《永远是朋友》(刘 青曲) 《轻骑兵序曲》(维也纳)苏 佩曲) ( 《Don’t Tell Me》 Avril Lavigen曲)
第五学期考试曲目范围: 《北京欢迎你》 (小 柯 曲) 《桃花朵朵开》 (阿 牛曲) 《老鼠爱大米》 (杨臣刚曲) 《双头鹰进行曲》 佛朗滋·瓦格纳曲) 《美与丑》选自《超炫电子古典》专辑《十字路口》选自《大峡谷》专辑
第六学期考试曲目范围: 《千万次的问》 刘 欢曲 《卡萨布兰卡》选自《欧美怀旧金曲》专辑 《命中注定》选自《欧美摇滚圣经》专辑 《单程车票》选自《美国乡村歌曲经典》专辑 《加州旅馆》选自《老鹰乐队》专辑 《走出你的那一天》选自《M2M》专辑
第七学期考试曲目范围: 《无心快语》选自《欧美怀旧金曲》专辑 《瓦妮莎的微笑》 选自《理查德·克莱德曼钢琴》专辑《超级巨星》自选《SHE》专辑 《军队进行曲》 选自《超炫电子古典》专辑 《他还是不懂》 自选《SHE》专辑 《奔放的旋律》 选自《葛莱美获奖金曲》专辑
附:毕业考试补充备选曲目 《你给爱一个坏名字》 选自《Bon jovi 邦乔维乐队》专辑 《玫瑰之床》 选自《Bon jovi 邦乔维乐队》专辑 《没有你》 选自《欧美怀旧金曲》专辑《Destiny》 Stratovarius 曲 《巡逻兵进行曲》 佛兰克·米查姆 曲《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格林卡 曲
三﹑考核方式
1. 考核类别:
期中考查:学生按要求准备作品一首,汇报考查。 期末考试:学生按要求准备作品一首,依照抽签顺序上台演奏,所有器乐教师参加考试 评分工作。 2. 记分方式:以百分制计算。
四、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 材:[1]郑建国 《爵士鼓演奏集成 》 (上册)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年 [2]赵明义 吉木(日本) 《爵士鼓演奏集成》 (中册)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年 [3]刘效松 《爵士鼓演奏集成 》 (下册)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年 参考书目:[1]丁 麟 编著 《实战爵士鼓》 湖南文艺出版社 [2]张 爨 轠 编著 《爵士鼓演奏高级教程》湖南文艺出版社 [3]姜永正 编著 《迈向职业鼓手之路 》吉林音像出版社 [4]王以东 主编《 打击队》 (小军鼓)1~10 级中国青年出版社 [5]王以东 主编《 打击队》 (爵士鼓)1~10 级中国青年出版社
以上摘选内容原文出处(以下序号52-54红色字体部分):
(特注:由于篇幅太长故略)
前言——打鼓需要理论
文/张爨轠
对爵士鼓教学、演奏的相关理论课题进行梳理与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并且随着现代通俗、流行音乐的迅速发展,爵士鼓这门专业的理论研究也将会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尤其是国内通俗、流行音乐艺术院校(系)的学科建设更离不开理论研究的有力支撑。也鉴于这门专业目前尚处在起步与发展阶段,缺乏现成的参考资料,并且要写好这些课题本身也非常的不容易,不仅需要专业上的扎实功底,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写作表达能力,因此也造成国内目前还没有相关的论著出版。作者也深知自己学识浅薄,需要不断的学习与充实,但仍然凭着对爵士鼓教学、演奏的满腔热情努力的探索着。期望这本《新概念爵士鼓教学指南》能给广大专业音乐艺术院校、文艺院团以及各类社会音乐培训等从事爵士鼓教学、演奏的同行、学生们一些参考,并真诚期盼能看到一些学术水平更高、实用价值更强的专著出版,为普及、发展爵士鼓专业而共同努力! 同时,作者在写作本书过程之中,力求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冗长的叙述精炼化,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使更多的读者能够轻松愉快的进行阅读。 需要强调的是,爵士鼓(包括电子鼓)教学理论本身就应该包括有关教学、表演、创作、生产制造等全面的范围,它不是一个狭义的纯粹针对教学的概念。
因为只有从教学的角度去审视这们专业的理论研究才是最为科学、系统全面的。也因此,本书所涉及的相关课题也是力求广泛的。 爵士鼓的理论研究属于现代通俗、流行音乐理论研究的范畴,应该遵循“通俗易懂、实用性强”的基本原则。与传统音乐理论研究相比,在方法上、内容上、深度上、针对性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也不可能按照同样的要求与标准去进行比较,总体上尚待成熟与完善,但“通俗”并不等于业余,同样需要用心的去研究。也因此,书中的很多课题都有待于进一步去深入展开,也只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打鼓需要理论”——这也是作者二十年来学习、舞台演奏与教学实践的最大体会! (特别声明:本书所有文章均为作者本人积多年研究心血原创而成,请引用论文的读者注明原文出处,共同维护、弘扬学术自觉的良好行业风气。)
张 爨 轠 Zhāng Cuàn Léi
本文载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发行张爨轠著《爵士鼓教育》一书
爵士鼓张爨轠重要文章和专著 军鼓基本功40条训练要求
文/张爨轠
军鼓基本功40条浓缩了军鼓基本功训练的核心内容,是美国打击乐艺术协会(全称为:
PERCUSSIVE ARTS SOCIETY。网址:WWW.PAS.ORG ,国内很多人习惯叫国际打击乐艺术协会、世界打击乐艺术协会等称
谓,其简称为PAS。)修订并大力推广的军鼓基本功技法。这40条军鼓基本练习内容可以说包含了军鼓这门乐器从数百年来的发展过程
中所提炼出来的精华技法。无论你是学习中、西打击乐还是现代流行爵士鼓专业方向的打击乐手、爵士鼓鼓手,这40条练习对你都有着
极为重要的不可替代的重要训练作用。同时,这40条军鼓基本功练习也是检测你双手协调控制、耐力控制、音色与力度控制、节奏精准
控制等综合性的权威考核试题,你可以定期检测自己的水平状况是否有更大的提高。 既然军鼓基本功40条有着如此重要的练习价值,
那么用什么样的练习方法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呢?建议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就可以避免练习过程中的低效状况。 1.忠于原谱,要知道
这40条中的每一条、每一拍、每个音符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估计你自己很难有能力去进行改编与创新的!如果无视或不屑这一点,那
你就难以真正进入这40条的技法体系里去! 2.在挑战你的耐力极限之前应该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你必须学会如何使自己的身体机能
与身心状态都得到合理的放松,否则,也许等待你的就是肌肉的疲劳甚至酸痛,反而耽误你的练习进程。 3.在速度的选择上要遵循由
慢到快的必经过程,如果连慢你都演奏不好就没有任何资格想去提速,否则,你就违背了练习最基础的要求。 4.练习的目的只有一个
那就是为了应用,因此你得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因此不光是要在练习过程中下功夫,更重要的是把你所掌握的技术手段运用到实
践中去。 5.建议每位鼓手都去研究一下双手的运动规律,当然具体包括如演奏过程中大臂、小臂、手腕、手指头之间的相互制约关
系,因为既然是挑战你极限的训练,你不从运动生理的角度去深入分析就难以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6.每条练习涉及到的速度与力度范
围都是因人而异的,要想超越自己的极限最好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设定每一次或每个不同阶段的练习标准。 7.也许在具体练习
过程中你并不明白每一条练习所针对的具体训练目标,甚至还会质疑某个地方的技法到底应该怎样去理解,这些都属于正常情况,不
过,你就得多向你的指导老师请教! 8.当然,谱例中诸如:重音的控制你得演奏到位,装饰音在快速的节奏中会占据一定的时值属于
正常;每个双跳的控制都要注意鼓皮的反弹结合;大力度高抬手的控制一定要尽量避免噪音过大的问题;无论那一条练习你都要把最好
的音色体现出来等等这些注意事项都要尽量做到心里有数。 9.每条练习都最好使用节拍器进行强化时值训练,要达到节奏时值绝对精
准的要求就必须借用节拍器的辅助较正。至于每一条练习到底应该设置成多快的速度范围这也要分别对待,具体指标建议每位鼓手都自
己去制定。 10.每条练习最常用的训练方式是从慢到极限快再回到慢速的控制过程。当然,当你双手处于某种速度临界点的时候为了
强化你的耐力训练你可以多在这一速度范围内保持一会,才能达到训练强化的目的,尤其是在你逐渐加速的训练过程中会反复遇到这样
的情况。 11.如果你是学习中、西打击乐的全面型学生,你肯定练习过不少专门的军鼓教程,对于理解这40条的演奏要求就不会太
难。但如果你是学习单一的爵士鼓专业方向的学生,估计你就要多加强军鼓基本功40条的学习,因为很可能你接触得更多的是爵士鼓套
鼓方面的训练内容。 12.建议你每次练完军鼓基本功40条后都要静下心来仔细体会一下自己的具体感受,以给自己客观的水平评价。
更需要你多与同学、老师、同行们进行及时的交流,当然最直接的办法可以上网收集一些相关资料、视频来进一步参考学习。 最后你要
思考的问题是:既然军鼓有如此经典的基本功40条练习,那么爵士鼓套鼓的经典基本功又有哪些呢?
注1:本文曾经放在新浪博客(2053508127)多年,还未正式在《全能鼓手实战教程——648句技巧训练》(上海音乐出版社)中发表就被不少鼓手抄袭,甚至已
被某艺术院校打击乐老师抄袭用于论文发表。笔者希望大家进一步深入去理解,多一些个人的体悟才最有意义,真正研究学问更多的需要去用心探索。
注2:本人在实践教学中将《军鼓基本功40条》同步移植在双踩上训练学生,针对有定力的学生加大了训练时间和强度,对于提高学生的手脚协调与控制能力大有裨益!能够在双踩上完成该基本功训练的学生虽然屈指可数,但这个训练思路极具价值,为培养高水平鼓手奠定了基础。
本文载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张爨轠编著《全能鼓手实战教程-648句技巧训练》一书(2015年),以及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发行张爨轠著《爵士鼓教育》一书(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