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爨轠(zhānɡcuànléi)爵士鼓学术理论研究系列文章之30:电子鼓教学的普及与推广 文/张爨轠
电子鼓教学的普及与推广
文/张爨轠
由于电子鼓这一新兴的乐器目前还没有被正式纳入国内音乐、艺术院校的爵士鼓、打击乐教学与研究中去,处于推广初始阶段,还未形成完善的电子鼓教学体系,因此,在普及与推广电子鼓教学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 一、观念问题 电子鼓教学的普及与推广并不是十分容易的,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是 制约与影响电子鼓教学的人为障碍。究其原因普遍反映有如下几点:1.电子鼓的外型特征不如传统声学鼓气派,视觉上不太好看,演奏表演时的舞台效果有所折扣。由于电子鼓是通过电子触发的发声原理,不需要像传统声学鼓那样制造足够大的鼓腔与规格尺寸,总体体积偏小,使习惯传统声学鼓的人觉得有些小气的感觉。2.有些人认为电子鼓的音色好听,但不是靠四肢的控制演奏技术体现出来的,是靠电子鼓音源系统的音色采样或合成数据系统反映出来的,觉得机械的成分多了一些,人为的因素少了一些。持这种观点的人普遍性也很强,在他们看来,似乎电子鼓的演奏因此就变得像机器的操控,没有什么四肢控制技术的训练价值,降低或减小了演奏技术的难度成了他们不太接受的因素之一。3.抱着观望态度的人很多,电子鼓教学在国内的普及与推广尚处于起步状态,一些个别城市如北京、上海、香港、广州、天津等地方的电子鼓教室相继建立后,得到了一些专业鼓手的努力推广,并通过生产厂商、经销代理商家、相关办学单位以及电视媒体的大力支持与宣传,使这部分城市的电子鼓教学开展与发展很快。而还有更多的省市却很难在短时间内把电子鼓教学的普及与推广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其中观念的问题仍然占有主要的原因。 二、电子鼓教室的建立与学生设备的跟进问题 电子鼓教学的普及与推广必须依赖于更多的专业鼓手与广大办学机构如艺术院校、青少年宫、文化馆、社会艺术类培训学校等单位的通力合作才能建立更多的电子鼓教室。笔者在使用Roland电子鼓教学的实践过程之中,也切身感受到了比较大的问题:1.Roland公司对各地电子鼓教室的建立虽然给予了一些如资讯、价格优惠、宣传等方面的支持,并且制定了相对专业、完善、权威的Roland电子鼓教学系统方案并根据各地不同的实际条件与规模大小电子鼓教室配置相应的设备方案,但是对国内很多城市的Roland电子鼓教室来讲,大部分教师与办学投资方都必须考虑到成本投入与资金收益问题,很难做到一次性的全方位的大批量电子鼓教学设备的全部投入,一些教室也是在逐渐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增添设备与扩大规模的。同时,最大的问题在于部分Roland电子鼓教室在教学模式的操作上与Roland公司倡导的电子鼓集体课教学操作模式有很大的难度,鉴于各地区Roland电子鼓教室生源的问题,也不得不按照传统声学鼓一对一教学为主体的电子鼓教学操作模式,以避免设备资金的过渡浪费问题。因此,这也是造成电子鼓教学普及与推广中的客观障碍之一。2.电子鼓价位过高,相对于传统声学鼓来讲,电子鼓的销售市场价格普遍偏高,学生使用或购买电子鼓往往需要通过教师作一些思想工作才能够接受。一方面是由于Roland电子鼓本身所具有的专业品质与过硬的质量技术体系使其销售价位的高标准不可逆转,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为了保证其品牌价值的长远目标而不能盲目的降低生产制造成本与质量水准,但从客观上也造成了学生购买使用电子鼓设备的跟进问题,对于经济条件不允许的学生只能选择放弃购买电子鼓产品而使用相对便宜的其他鼓产品。
三、电子鼓本身质量与研发的问题 以Roland电子鼓全国考级指定型号TD-6kw为例,这款电子鼓尽管能基本满足教学、练习、演出中的各种要求,并且还具有相对优秀的音色数据系统,敏捷的力度表现等主要质量指标,但不足之处也是不可忽略的:1.左脚脚踩镲踩下去演奏时的音色与力度调节设计不够到位,与传统踩镲的音乐表现悬殊过大,在一些需要左脚踩镲打拍的音乐作品演奏中运用起来不太自如。2.手击踩镲的演奏面板太单薄,发出过硬的颗粒性噪音太强,致使在正常中低音量演奏过程中使踩镲的声音受到干扰。3.桶鼓打击的面板设计太硬,会造成打击触发过程中手腕的施力与阻力人为的增强,演奏手感方面需要改进。4.整套电子鼓的支架系统不够稳固结实,需要增加稳固性才能避免演奏中的振荡与摇晃。5.音源系统的操作功能与设置过于繁复,不利于普及教学与推广等等。当然,电子鼓本身具有与传统声学鼓不同的音乐表现性能与功能,并不是需要完全摸拟或按照传统声学鼓的演奏手感与技法去设计研发生产电子鼓产品,但以上本身也反映出电子鼓生产制造还有待于提高的技术问题。尤其是随着其新产品、新型号的不断推出,之前存在的需要改进的问题就会逐一得到更好的解决与完善,但这也是影响电子鼓教学普及与推广最重要的原因。 四、纯粹的电子鼓教学操作摸式弊端问题 Roland公司推出的电子鼓集体课教学操作模式与乐器设置方案中,都是以电子鼓代替传统声学鼓的形式为出发点的,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应该同时与传统声学鼓的教学配合使用,才能体现出电子鼓与传统声学鼓的统一性与独立性交叉特征。毕竟传授电子鼓教学的鼓手们也都是在传统声学鼓教学经验与操作模式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的。也只有充分认识到并结合其乐器的差异性与共同性特征才能培养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爵士鼓、电子鼓演奏人才,才能在实际音乐演奏运用中完成各种新要求。在对电子鼓教学操作的理念上应是传统声学鼓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与变化,而不是纯粹的简单替代。 五、电子鼓教材的问题 在电子鼓教学的普及与推广过程中,教材的问题成为困扰广大师生的主要障碍。纯粹采用传统的声学爵士鼓教材作为电子鼓训练的教材显然是不行的。需要得到生产制造厂家、研发专家与专业演奏家的共同合作与配合才能完成系统的电子鼓教学体系。电子鼓教材的编写涉及到远比传统声学鼓多得多的知识领域,而对于一位从传统声学爵士鼓演奏过渡到从事电子鼓教学的鼓手来讲,要涉及对电子鼓生产制造方面的基础与必备知识才能对电子鼓教材的使用真正读懂,尤其是电子鼓的功能设置、编辑等操作过程中都要涉及到一些相关的音乐声学、多媒体技术等知识领域。而国内目前的电子鼓教材就只有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全国电子鼓考级教材,其定位虽然为业余考级教材,但在实际教学操作中不少教师反映这套教材偏难,虽然内容与风格上都很新颖实用,但对于电子鼓教学的普及与推广来讲,还是有困难的。也因此,这两年真正落实电子鼓考级项目的省市屈指可数,这些都是电子鼓教学普及与推广中至关重要的问题,还需要得到生产厂商与演奏家、教师的继续努力,制定出更为合理、系统、完善的电子鼓教材编写方案,落实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才能使电子鼓教学的开展具有更广泛的基础与良好的条件,也只有这样才能为普及推广电子鼓教学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同时,仅一本或一套所谓的权威性教材是决不现实的,需要发展成系统的电子鼓教材体系才能适应新的需要。 六、电子鼓教学的普及推广与发展趋势 尽管电子鼓教学普及与推广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有待完善与解决,但鉴于电子鼓乐器本身与在教学中的诸多优势使得其将来定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其具备的相对传统声学鼓无法比拟的突出优点有:1.解决了教学场地选择苛刻、隔音难、噪音干扰严重的问题。2.解决了学生在家练鼓的问题,避免了传统声学鼓练习扰民的问题。3.鉴于电子鼓音乐作品储备功能的开发利用使得电子鼓的学习与教学操作更具音乐性、实用性、趣味性,学生可以用音乐伴奏的愉快方式去学习、练习,会带给教学操作中更大的积极性与主动性。4.鉴于电子鼓具备MIDI扩展等多项功能,使得鼓手演奏中的录音、回放、编辑、制作等更加容易,并随着其更新、更高的科技含量使其会发展成为更为专业、科学的功能性乐器。5.电子鼓集体课教学的操作模式是传统声学鼓教学不可比拟的,并从教学普及与推广的社会效益上得到更加完善的结合,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当然,对电子鼓教学的普及与推广更有赖于生产、销售、教学以及演出市场的制约与影响,并通过从实践中得到不断的改进与发展,才能取得更为长足的进步与更大的发展空间。
本文原载《乐器》杂志2009年第2期以及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发行张爨轠著《爵士鼓教育》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