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爨轠(zhānɡcuànléi)爵士鼓学术理论研究系列文章之33:谈爵士鼓教学选曲中的古典音乐作品运用 文/张爨轠
谈爵士鼓教学选曲中的古典音乐作品运用
文/张爨轠
在浩瀚的古典音乐世界里,前人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宝贵的音乐遗产。作为人类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我们是必须要学习、继承的。面对爵士鼓这一现代乐器,无论是从曲目的选择、乐器的性能、功能等定位都无不体现了显著的现代音乐因素与特征。因而在爵士鼓教学过程中,如何去结合运用艺术性极强的古典音乐宝库资源来提高、丰富学生的音乐修养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有待于从事爵士鼓演奏、教学的广大演奏家、师生在实践中去探索、发现,并最终获得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的手段、方法,以弥补爵士鼓教学曲目中的单一与不足。 一、通俗音乐作为现代音乐的主流音乐是爵士鼓演奏者的“主粮 音乐” 现今时代,已经不是谈论古典音乐与通俗音乐哪个艺术性强,哪 个应该是“主粮音乐”的时代了。随着通俗音乐的逐渐发展完善,经过几十年的沉淀积累,无论是其作品的创作上、演奏的手法、技巧上,以及音乐作品文化思想的内涵、艺术性等各方面都形成了一系列比较成熟的体系。因而也已经出现了很多堪称经典的通俗音乐代表作品。可以说,通俗音乐已经发展到了空前成熟的一个阶段了。所以,国内外纷纷建立、开设的通俗音乐院(系)着手对通俗音乐专业人才的培养就足以证明其发展壮大之形势、趋势与势在必行。与之相伴的通俗音乐理论体系与研究课题也越来越丰富、深入。任何新生文化事物在其产生发展的初始阶段都会引发争议甚至遭到传统保守派的反对、攻击,但当其发展成自身规模庞大并且拥有越来越多的追随者、支持者、研究者、从业者的阶段就是成熟的标志了。在国内各大专业音乐院校以及文艺院团,二十多年前还没有人认为通俗音乐可以成为一个专业(或职业),抱着排斥、观望态度的专业人士很多。当然,这跟国内的大文化背景有关系,随着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才逐渐接受与喜欢这一新的音乐形式,以至于到了现在的空前发展阶段。 在现今的音乐潮流形式下,通俗音乐就是大众的主流音乐,是大众的“主粮音乐”。而作为学习爵士鼓或从事爵士鼓演奏、教学的演奏家、师生来讲,通俗音乐当然理应是其演奏、学习的“主粮音乐”。因此爵士鼓的教学选曲基本都以通俗、流行、摇滚、爵士以及轻音乐为主的现代音乐曲目为主体。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鉴于通俗音乐的发展时间短,经典作品少,其相关的训练教材、曲目的选择就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与束缚。当然,现代音乐种类繁多,在爵士鼓演奏的体系里有很多的新型音乐风格作品,几乎每天都会有新的音乐风格在世界范围内诞生、形成、发展。这也是现代音乐个性的张扬体现,也是现代社会特有的音乐快餐文化体现。那些“新”、“奇”的音乐作品备受现代听众推崇、追捧,再加上现代音乐传媒的迅速发达与无孔不入,商业社会的经济操作手段,使得各类新音乐层出不穷,充斥着我们每个人的听觉神精。我们几乎一时不能判断其好坏,需要时间的检验才能发现其庐山真面目。也因此会有很多作品在短时间内迅速走红,而又在一夜之间迅速消失殆尽。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的通俗音乐会发展成什么样。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从事通俗音乐教学的同仁随时都得跟进时代的步伐,要与时代接轨。从这个层面上讲,通俗音乐的变化发展速度是古典音乐所不能企及的。也因此给从业者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不得不学习更新知识体系,摸清规律,才能在此道路上顺利前行。 所以,通俗音乐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会逐渐变成一种经典的音乐形式。当然,在未来的世界里,“发展”这种自然规律会把我们今天的通俗音乐规律结构变得面目全非的。人类也总是在某一个时代相对有属于与之相适应的独立完善的知识、科学、文化体系,事物永远是发展变化的。因此,今天的通俗音乐或许就是未来某种更现代的音乐基点,我们必须抓住个人所处时代音乐的规律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讲,爵士鼓教学选曲就有很大的空间了,只要关注现今社会流行、通俗音乐的动向,广泛收集曲目,研究并及时应用于教学之中,就会很快形成庞大的教学选曲曲库系统,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因此,通俗音乐就是爵士鼓教学选曲的主体音乐,是爵士鼓演奏者的“主粮音乐”。其细分形式基本包括:国内外流行歌曲、摇滚音乐、爵士音乐、拉丁音乐、现代轻音乐等形式。当然每种音乐形成又有许多小的分支。如摇滚音乐包括:流行摇滚、说唱摇滚、拉丁摇滚、重金属摇滚、放克摇滚等等。
二、古典音乐是爵士鼓教学选曲必不可少的内容,是提高学生综合音乐素养,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然途径。 爵士鼓作为现代乐器的代表之一,在国内虽然早在二三十年代就由西方传入,但由于中间年代是国内通俗音乐断层的年代,真正在国内普及也就是近二十几年的时间。跟传统的钢琴、小提琴等专业比较起来,无论是其技术技巧系统的完善方面、功能开发的定型方面、音乐运用的表现方面,以及爵士鼓制造、演奏、教学等学术方面都差得太远。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国内缺少有关爵士鼓教材方面的理论支柱,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之中,只要看一下关于钢琴方面的乐谱、有关文献、演奏家的流派,以及国内外教学成就就知道,爵士鼓这一专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它虽然伴随着通俗音乐的成长一路走来,从稚嫩到现今的潮流状态,但缺乏系统的理论梳理,很多演奏者都处于摸索、学习、实践过程之中。虽然,通俗音乐从总体上已趋于成熟体系阶段,但爵士鼓的发展仍然很不完善。比如国内市场上能够买到的有关爵士鼓的著作、出版物,包括从国外引进来的教材加起来也就近百种左右,而且大多数教材都是演奏者个人的一点演奏经验或教学体会,带有很大的局限性。举个例子来说吧,目前国内流行、通俗音乐高校爵士鼓专业没有一套统一、科学完善的经典教材,各地音乐院校也都各自为政,处于相对狭隘的封闭状态,更少有关爵士鼓专业方面的学术交流、学术研究,如生产制造方面的、表演方面的、教学方面的高层次活动。社会上大多数摇滚乐队也都处于自生自灭的地下状态。这就是目前国内爵士鼓专业发展的基本真实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发展爵士鼓专业的核心引路人——爵士鼓教师在人才的培养上也限于无米之炊,缺少成体系的教材、曲目作支撑。因此,对于能够带给学生音乐修养极大提高的古典音乐选曲也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很多长期从事古典音乐演奏的演奏家转行演奏通俗音乐的实际情况来看,具备扎实的古典音乐基础是通俗音乐人必须的素质。而一味的全部用通俗音乐培养爵士鼓专业人才显然是有所欠缺的。这就要求爵士鼓教师在教学选曲中充分、大量的运用艺术性强的古典音乐作品作为教学的重要资源。充分利用古典音乐博大精深的音乐内涵,发展、开发学生的音乐智力,提高他们的综合音乐素质,扩大其专业知识结构体系,把古典音乐当成通俗音乐专业人才的必修课。事实上,音乐本质上是没有什么固守的规矩界线的,只要是好的音乐作品,都应该是学习的对象。也只有今天这个时代才将音乐家分成分工精细的专业划分,像音乐史上著名的演奏家往往都是音乐修养扎实的作曲家,现今社会培养的音乐人才往往精而不多能,其实也违背音乐艺术的规律。真正成为一位伟大的音乐家是需要丰富的知识结构、深厚的音乐修养的。就像传统中医与西医的根本区别,中医讲究人的整体平衡协调,而西医侧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各有所长又各有其短,采取综合的方式也许是最可行、最能体现成效的。所以,古典音乐是爵士鼓教学选曲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综合音乐素质,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然途经。 三、爵士鼓教学选曲中的古典音乐作品运用 很多教师在具体的教学选曲操作之中也非常困惑,如何把古典音乐运用于爵士鼓的教学选曲实践中,如果将纯粹古典配器的音乐作品直接搬到教学中显然是不行的。学生没有直观感受,不能感受到古典音乐如何变成能为自己所用的直接帮助。那么,有哪些办法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呢? 1. 专门针对古典新奏的轻音乐作品进行教学选曲 这类作品往往是古典新奏的典范,往往由世界上知名的轻音乐团录制演奏,其演奏艺术水平较高,艺术性很强,通过现代作曲家的精心配器,表现出与时代充分结合的艺术特征,更能体现现代人审美的音乐经典。选择这样的作品教学,集艺术性、趣味性、创造性、时代性于一体,是最好的可操作途经之一。轻音乐作品尤其多以管弦乐队加上现代电声乐队的形式出现,配器时充分考虑到每件乐器的现代性能、表现能力。虽然,电声乐器与传统管弦乐器在配器风格、融合上有许多冲突或创新,但以世界著名的轻音乐团如保罗·莫里哀乐团、雅尼的轻音乐团演奏的作品来看,其音乐表现、技巧、音乐思想等方面都不亚于传统的交响音乐形式,因此,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并能使学生充分结合运用古典音乐的规律精髓。所以选用轻音乐曲目是爵士鼓教学选曲中最好的途径之一。 2. 古典音乐改编的摇滚、爵士音乐作品也是很好的曲目选择途径。 莫扎特、贝多芬、巴赫、肖邦、舒曼、柴科夫斯基、勃拉姆斯……等那些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都有改编成现代摇滚、爵士乐作品的,教学时可要求学生结合古典音乐原版与改编版进行比较研究,学习作曲改编者、演奏家的二度创作理念,分析改编理论规律,从中可以训练学生掌握古典音乐的精髓,领悟古典音乐的真正魅力,从而借鉴古典音乐的创作、表现技法,融入到现代流行、通俗音乐的创作、演奏、音乐分析中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音乐视野、开阔眼界,提高综合音乐修养的目的。 3. 纯古典音乐的辅助教学选用 虽然学生在学习纯古典音乐过程中不能把爵士鼓的演奏技术运用直接结合起来,但它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深深扎根于学生心中,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丰富其音乐想象力,评判音乐艺术性等方面具有极大的帮助。可以让学生以通俗音乐为导向,逐渐渗透古典音乐进入爵士鼓的教学选曲之中,使他们有意识的注意并加强相关音乐修养的全面提高,从而达到其目的。
4. 移植、改编大量的古典音乐作品也是很好解决爵士鼓教学选曲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作曲家以及演奏家自己动手对古典音乐进行改编,使其成为古为今用的、现代时尚的教学曲目,也是最好的途径之一。当然,这涉及到爵士鼓教师自身的音乐基础、创造能力方面的很多问题。 四、古典音乐修养与现代通俗音乐之间的纽带连接作用 现代鼓手在实际乐队实践中主要以电声乐队为主的通俗音乐形式出现,相对于轻管弦乐队中的鼓手演奏来讲要简单一些,如果鼓手不具备深厚的古典音乐功底,是很难胜任其演奏的。因此,鼓手的培养切忌单一模式化,这样会造成音乐营养的不均衡,造成其音乐营养不良的反应。事实上,在很多有名的国内外大乐队鼓手中,他们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曾有过古典音乐演奏的经历或基础。从这个角度来讲,通俗音乐教学的外延性也是很强的。尤其是作为一位鼓手来讲,只要是音乐表现的需要,不管涉及到什么音乐风格、乐队形式都要适应其演奏要求。因此,古典音乐与现代流行、通俗音乐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相通的,是需要共存的,需要相互转化、渗透的。因此,必须加强爵士鼓教学选曲中的古典音乐作品训练,才能使学生适应、胜任音乐实践中各种不同类型音乐形式的实际需要。 五、结语 综上所述,剖析了爵士鼓教学选曲中通俗音乐、古典音乐作品运用的基本思路,目的就是扩大爵士鼓演奏师生的教学视野,引领正确的教学意识,加强爵士鼓专业的拓展空间,培养合格的爵士鼓专业演奏人才。
本文原载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张爨轠编著《爵士鼓演奏高级教程》以及 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发行张爨轠著《爵士鼓教育》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