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爨轠(zhānɡcuànléi)爵士鼓学术理论研究系列文章之38:略谈鼓手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文/张爨轠

张爨轠(zhānɡcuànléi)爵士鼓学术理论研究系列文章之38:略谈鼓手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文/张爨轠

                              略谈鼓手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文/张爨轠

鼓手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是爵士鼓教学中的一大重要课题。现代电声乐队、轻音乐队、爵士乐队等乐队形式都必须要求鼓手具备极强的即兴伴奏能力。而如何使学习爵士鼓的学生获得这种必须掌握的演奏技能是需要一系列科学系统的方法进行训练才能达到其要求的。 一、曲目的积累 仅仅停留在练习一些纯粹的基本功或基础内容上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要求鼓手具备灵活的实践经验或技能。但不管鼓手的水平程度深浅如何,都应该需要加强和重视即兴伴奏训练。其中曲目的积累是最大的训练措施,通过学习积累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让学生熟悉掌握爵士鼓伴奏技巧的规律特征。当学生从几首过渡到几十首音乐作品的积累时,对音乐处理的一些基本方法是可以逐渐体会与感悟的。随着积累作品的不断深入与增多,一些从未演奏过的音乐作品学生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可以完整诠释,这说明音乐处理规律的一致性、共同性特征还是容易掌握的。同时,在积累更多更深的音乐曲目过程之中,学生即兴伴奏的能力不断得到加强或提高,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伴奏处理方式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伴奏思路,尝试通过自己的理解进行音乐作品的阐释,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由发挥,并及时指出其合理与不妥之处,分析其处理要点或提出更多的建议,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即兴伴奏的能力,以及增强伴奏处理中的自我意识。因此,曲目的积累是培养学生即兴伴奏能力的基本措施,用这种指导思想可以让学生积累成百上千首音乐作品的演奏处理方式,并进一步从音乐的和声、曲式、调式、调性、配器等多方面加以仔细的分析研究、讲解,提高其伴奏处理的鉴赏与实际操作能力。

二、即兴伴奏的长期模拟训练 模拟训练是为实践过渡所必经的过程。训练措施可以通过大量的音乐伴奏CD作品或现场乐队进行排练。一方面通过教师针对性的选择适合学生程度的音乐伴奏CD进行系统的训练与试验,一方面可以采取舞台实践演出中的曲目直接进行乐队排练训练。需要教师或乐队指挥的正确引导,并对学生的技术水平及时准确的评估,不超过学生所能承受的技术水平范围去要求其即兴伴奏的处理方式。同样得遵循循序渐进的科学训练规则,并在心理上给学生树立起足够的自信心与良好正确的健康心态。积极面对模拟训练过程中的苛刻要求或种种失误,并有足够的勇气与胆量去努力完成所面对的挑战。这个模拟训练的环节是至关重要的必经过程,是必不可少的训练措施。 三、加强鼓手综合音乐与文化修养的全面提高 一般经过常规训练的鼓手可以按照现成的乐谱进行基本演奏,达到音乐作品的基本表现要求,而对于更高的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还必需加强鼓手的综合音乐及文化修养才能真正彻底提高。当鼓手具备一定的即兴伴奏能力以后,对即兴伴奏的理解实质已变成一种即兴创作的要求。即兴伴奏之所以可以达到在对音乐作品全然不熟的情况下迅速的作出伴奏处理的设计与落实,准确诠释音乐所蕴含的基本风格或特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对音乐作品的整体把握与理解所决定的。在具备一定的爵士鼓演奏技能以后,如何配以最为贴切自然又动听的鼓声部显然取决于鼓手的长期积累,它不仅仅包括技巧性的演奏技法与对音乐各要素的理解,还包括音乐作品的内涵如历史、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全方位的深入掌握。鼓手如果不具备这些基本的音乐与文化修养或底蕴是很难做到厚积薄发的。也就是说,鼓手如果可以从作曲家创作音乐作品的角度去整体诠释或把握鼓声部的演奏,确定鼓声部在音乐中所处的合理位置或安排,知道该什么时候处于陪衬、什么时候处于主角、什么情况下运用哪一种演奏技巧等音乐表现的基本手段,

那么,对于即兴伴奏处理的掌握就已经达到了基本的音乐需要。因此,加强鼓手综合音乐与文化修养的提高才是真正提高其即兴伴奏能力的关键措施与途径,是提高即兴伴奏能力的根本。 鼓手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所能完成,需要进行大量、长期的刻苦训练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效,其背后所需的是大量音乐曲目的积累与长期的模拟训练以及实践经验和全面音乐与文化修养的提高才能有更大的进步。而对于具体的训练曲目与处理方式则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甚至可以扩展成几本专门的著述来加以训练与阐释也不为过。

本文载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发行张爨轠著《爵士鼓教育》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