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爨轠(zhānɡcuànléi)爵士鼓学术理论研究系列文章之44:电鼓离我们有多远? 文/张爨轠
电鼓离我们有多远?
文/张爨轠
电鼓在国内已推广多年。迄今,其优越性能和极强的音乐表现力还不为多数鼓手所接受,甚至还有很多鼓手至今未曾接触过电子鼓,当然更不知道如何使用电子鼓,对于电鼓教学与传统鼓教学思维的差异与优势,想必不少鼓手和教师还没有达到相应的认识层面,面对科技与教学教法的进步,我们若是固步自封,拒绝接受新思维和更加科学的教学模式,这种现状的确不得不让人去思考,电子鼓这一新兴的乐器到底为什么会在普及推广的过程中出现这些问题? 一、舞台演出市场使用电子鼓是最好的宣传途径 从目前来看,国内常年活跃在舞台演出中的文艺院团、乐队等主流专业团体中,大部分鼓手、打击乐演奏家都仍然以使用传统的声学爵士鼓产品为主,电子鼓在专业权威院团中还没有成为真正的主角。尤其是广大青少年热衷的流行、摇滚乐队大都没有使用电子鼓进行公开表演。就其原因大致有几点:首先是很多鼓手仍然认为电子鼓外型不够气派,体积与真鼓相差悬殊较大,放在舞台上少了些视觉感官上的气势,视觉冲击感不够强烈,因此仍然需要生产厂家进一步对电子鼓产品进行改进,尤其是外观上的突破性改进最为急迫;然后是因为大多数鼓手以前接受的学习背景都是针对传统的声学爵士鼓,没有系统的接受过电子鼓的使用及演奏专门训练,对其具体的演奏性能不太了解,这也是极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其次是电子鼓的普及推广力度还不够,宣传还需要加强,尤其是生产厂家与销售市场环节方面更需要逐渐去完善。像生产厂家通过赞助等形式给一些知名的专业文艺院团、高等音乐艺术院校等重要单位提供电鼓设备,并帮助建立规范的操作使用后续服务等方式都是极为有效的,要使专业演出团体以及更多的社会表演机构、电视宣传媒体、音乐高校等社会影响力较大的部门(单位)多作对电子鼓演出的宣传性活动,使更多人群有机会经常看到、接触到电子鼓在音乐舞台上的出色表现,从而扩大并推动电子鼓的普及程度。 二、教学宣传缺少师资也是最关键的问题 脱离教师的系统培训谈电子鼓宣传如同隔靴搔痒。电子鼓师资的缺乏如何才能彻底得到解决?其一,生产厂家必须要协同音乐院校、文艺院团等教育、演出专业单位继续加大师资培训这一重要环节,要尽力为广大鼓手、音乐人士提供资讯服务,建立从上到下,从国家到地方,从一个区域辐射到相领区域等有效的营销策略,把师资培训市场搞起来。可以采取如定期举行电子鼓教学演示、交流、比赛、展演等具体方案落实宣传。其二,抓重点培训对象的确立,如高等音乐艺术院校爵士鼓、打击乐师资的针对性培训。要知道这个环节是重中之重,一些音乐艺术院校的爵士鼓、打击乐教师往往是当地或所在城市较为知名的鼓手、打击乐演奏家,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与社会影响力,通过对他们的培训往往可以起到很好的宣传与辐射作用。生产厂家可以不惜化大力气去做好这些人群的思想工作,甚至采取奖励等有效措施激发他们对电子鼓教学的深入研究,比如鼓励一些教师在使用电鼓的同时,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帮助需要建立电子鼓教室的院系或个人提供设备上的最低优惠政策。其三,用高等音乐艺术院校、职业艺术学校申报新学位(科)的办法刺激电子鼓专业的发展速度,协同国家有关主管部门、院校(系)建立设置电子鼓专业方向,或确立主修与选修(副修)电子鼓专业方向,就像电子琴专业如今早已独立于钢琴专业以外的专业方向一样,电子鼓为什么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方向呢?只要有电子鼓独立的专业方向,师资的问题当然也就得到了最好的解决。 三、电子鼓生产研发知识的普及几乎还是一个空白 看一下有关钢琴等传统热门乐器方面的文献资料,涉及演奏表演、教学研究、生产制造、市场销售等方面的内容已经相当丰富与完善,一门乐器要真正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并成为老百姓与专业人士都喜爱的产品并非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如果在电子鼓普及推广的过程中尤其强调生产研发的各种创新精神、设计改革理念等方面的问题,这本身对鼓手来讲就充满了诱惑力,看一下国内一些音乐杂志如《现代乐手》(鼓与贝司版)对传统声学爵士鼓的器材宣传就做得很到位。其实有些传统声学爵士鼓质量并不怎么样,也没有真正做到所谓的“创新”,但通过生产厂家与媒体的大势宣传以后在鼓手以及音乐人群中却有很大的反响。而电子鼓市场的宣传却相对冷清,不光缺少产品的直接性宣传措施与途径,更缺少生产研发上的系统性介绍。鼓手不懂得电子鼓的构造原理等必备常识,当然就不懂得如何真正发挥其性能。就像一位钢琴家如果对其生产制造一点都不懂,那他如何才能驾驭好手中的乐器呢?生产厂家的专业技术研发人员如果不去进行系统的介绍生产制造方面的普及知识,外行又怎么能写得出真正有份量的文章呢?说实话,我们平常看到的有关电子鼓教学、器材测评的文章有几篇是真正深入进去的呢?有几位鼓手把电子鼓的性能真正发挥出来了呢?这一切都需要从专业的角度,从认真负责的角度通过生产研发一线的专家来做这项工作,这项工作也许比厂家投入更多形式上的宣传或更多的资金来推广更为有效。
四、对销售市场的制约与影响 销售市场一直制约与影响着电子鼓专业的发展,乐器产品本身属于文化产业,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消费市场对乐器如果没有需求对产品的价值就失去了意义,只有市场需求越大,生产厂家以及销售商才能有更多的利润空间,而对于健康、良好的电子鼓销售市场的培育是至关重要的问题。首先销售商或经销商也必须要具备一些对电子鼓相关知识的大致了解与学习,才能在推广销售中让消费者明白其产品的质量、档次、价位标准等情况;然后应该有一个科学有效而又灵活实用的销售市场机制、合理的相关政策来保护销售市场环境的稳定发展。如有些乐器产品其质量本身并不差,但经过市场洗礼之后难保其利润而被一些只顾眼前利益的经销商所淘汰,之中肯定是出现了诛如价格战、盲目竞争、缺少市场保护政策约束等众所周知的营销问题。销售商必须得从中吸取一些经验教训,认真去思考如何才能做到长期稳定的良性状态。当然之中也不排除个别违背商业游戏规则的经销商作出了一些有损电鼓产品形象的操作方式。不过,任何一门乐器产品都必需面对客观的市场经济竞争,在风云多变的市场中去求生存、求发展,再好的产品最终也需要市场的考验,才能保障生产与销售市场的健康发展,也才能为电子鼓教学市场的系统完善提供基本的保障。 结语 对电子鼓教学的思考的确会涉及到很多相关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是至关重要的。当然,涉及到具体的电子鼓教学操作方式、方案等课题更有待详细的去研究,以上从宏观的角度审视电子鼓教学的诸多问题也许是最要紧的问题所在,因为只有从思想意识上清楚的认识到这些问题才能逐步的有目标的去解决,并且这些问题不是靠一个人的能力与努力就能彻底解决的,它需要得到整个社会、宣传媒体、音乐人群、鼓手群体以及演出、教学机构、生产厂家、销售市场等多方面的共同协作才能更进一步的去发展电子鼓的教学。
本文原载《乐器》2010年第6期以及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发行张爨轠著《爵士鼓教育》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