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爨轠(zhānɡcuànléi)爵士鼓学术理论研究系列文章之90:网皮静音套鼓配置的一点声学常识 文/张爨轠
网皮静音套鼓配置的一点声学常识
文/张爨轠
如图1所示:
图1
网皮静音套鼓配置没有什么太大的学问,将一套网状静音鼓皮和镲片消音垫安装在传统套鼓上就基本上大致完成了。但是,以下几点需要懂得一点点声学原理知识才能将网皮静音套鼓配置得比较完美。
1.由于网皮安装在套鼓上声音特别特别小,演奏的感觉大多情况下还是需要一点点声音反馈的,尤其是需要保持套鼓本身的一些鼓和镲的音色特征才是非常有利于日常练习的感觉培养的。
采取在每个鼓的网皮面上边缘处贴上一小块透明胶布就可以立即获得带有鼓腔声音的音色效果。原理是声学振动过程中贴上的透明胶布由于没有网孔会立即增强、激活鼓腔体和底皮与网面皮的发音共振从而增大一些音量。需要声音大一点就将透明胶布贴长一点或者宽一点就可以了。
2.底鼓最好不要使用网状鼓皮,因为底鼓尺寸大,网皮弹性空间也大,而脚锤锤头接触部位鼓皮的局部受力也比较大,特别容易造成网皮张力变软甚至塌陷影响脚锤的演奏反弹,所以市面上大多底鼓网皮也特别的不耐用容易被打坏。可以采取在鼓腔里面一圈一圈的全部安装上海绵(棉被之类当然也可以,只是不够整齐美观而已)就可以获得干干净净小音量的低频率底鼓声音,替代传统大音量底鼓的练习演奏感觉是非常好的。
所以市面上各种各样采取哑鼓垫来制作的哑鼓套鼓由于没有一点点鼓和镲的声音特征所以难以获得演奏时的音色体验会制约演奏者的音乐表现思维,其使用价值也因此而大打折扣。特别是对于长时间的日常持续练习必然就会难以提高兴趣。而在传统真鼓上安装静音网皮和镲片消音垫相对来讲无论是保持基本的套鼓声音特征还是直接过渡到真鼓上去适应手感、尺寸大小确实都是最佳的选择。
3.如图2所示,镲片上不能用很多厂家设计的那种通篇一律硬邦邦的塑料垫片,因为硬邦邦高密度的塑料垫放在镲片上敲击出来的声音干瘪、吵闹、刺耳、索然无味,一点镲片的声音味道、特征都全然没有了。(注:为避免涉及对产品厂商的研发能力评价,只拍摄了没有商标的背面。)
图2
如图1所示,镲片上的塑料垫采用的材料是低密度的软塑料,并且造型得如图1那样设计才能够获得一些接近正常镲片的声音感觉,才符合镲片发音的基本声学特征,配合整套鼓也才能演奏出比较协调的声音。
镲片塑料垫材质如图3所示:
图3
这种塑料橡胶垫材质柔软、密度小,造价也低,解剖开能够看到细微松软、密密麻麻的小孔隙,因此能够放在镲片上演奏出像定音鼓软槌头敲击般柔和的镲片音色。不少厂家研发的镲片塑料垫大多都是硬邦邦的,使用时安装在镲片上不能够敲击出柔和好听的声音,而且噪音还特别大。虽然说是静音套鼓作为练习使用不必过于苛求声音的好听与否,但还是最好得保持一定套鼓原本的声音特征练习起来才有一点音乐感觉。
经过以上简单讲解、配置处理后,这样一套完整的网皮静音套鼓配置就算是完成了,就可以保障平时练习配合电鼓、真鼓结合进行训练了。
注:重音镲的主要功能是边缘处的强击为主,所以图1所示只需要小小一个碗口大小的消音垫就足够起到消音和保持音色的作用了;而节奏镲的功能必须要体现出镲片凸心发出的叮叮声音特征和镲片边缘处的重击功能,所以得分别设计两个消音垫安装在节奏镲上面。
当然,也可以使用知音公司研发推出的新一代低音量网孔镲片套装来配置网皮静音套鼓就更加简单、方便实用了。(如下图4所示,该网状镲片就很好的利用了网孔消音的声学原理去研发,其仅仅只有传统镲片20%左右的音量大小,并且音色、手感与传统镲片是一模一样的,也许将来会被更多的鼓手群体所接受。)
图4
笔者也在思考、琢磨一个重大的研发问题,既然镲片可以设计成网孔状来获得低音量的声学特征,那么传统鼓皮是不是也可以和网皮或者网孔设计相结合从而设计研发出一种低音量声学特征的套鼓呢?如果可行,那么传统套鼓、镲片大音量的困扰时代是否因此而彻底获得改善呢?(关于这些问题,详情可参见笔者《低音量爵士鼓研发设想》、《可调音量爵士鼓研发论证》等文章。)
下图则是采用价格成本较贵的Roland网皮作为静音鼓配置。Roland网皮确实与众不同,其演奏手感与声音效果都更加接近真鼓的感觉。(很多网皮由于演奏手感弹性过大,容易造成手腕与手指疲劳,而且特别容易受到温湿度对鼓皮松紧度的影响,与网皮材质、网孔密度排列设计直接相关。)再配上Pearl高品质的双踩和Zildjian低音量静音镲,作为日常训练效果特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