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爨轠(zhānɡcuànléi)爵士鼓学术理论研究系列文章之107:精力、福报、能力有限,能教的学生都是了结缘分而已! 文/张爨轠
精力、福报、能力有限,能教的学生都是了结缘分而已!
文/张爨轠
如果把教学生当成发财赚大钱的职业,甚至将教育完全商品化、市场化,那么,教育的功利性必然就无可避免;如果将教学生当成教化的事业来对待,那么,教育的自然规律就会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作为教师,是顺应市场还是顺应教育的自然规律或者说寻求两者的最佳平衡点,想必每一位教师心里都有一个清晰的判断。
事实上,每个人的精力、福报、能力大小都是极其有限的,拿教鼓来讲,一个人到底能够教多少学生呢?如果贪心特别重的话,学生太多可能身体也会吃不消。学经济的人通常会思考如何赚取更多的钱财而不累,比如如何当个“翘脚老板”而比别人更加富有,甚至为了达到商业利益的最大化,可以将各种各样的商业策略玩得溜溜转。而教师与商人合二为一的结果又会是什么样呢?
实际上,一个人的财富也好、社会地位也好,并不真正取决于靠绞尽脑汁或者投机取巧的手段就能够获得。对钱财而言,福报大的人只不过钱财在身边流通得更富足、更宽裕,时间周期更长久一些而已。钱作为货币,其实都是流通的,而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多与少都只是幻象而已。也像有些人执着于收藏各种各样的名贵古董一样,对一些年代久远的古董而言,在历经岁月沧桑的过程中主人换了一批又一批,与其说是人在收藏古董还不如说是古董在收藏人。明白这个道理,还执着那些身外之物干什么呢?
教学生,其实就是了结宿世未了的缘分而已。缘分长的一些学生可能会在你身边学习十年八年甚至更长时间,缘分短的一些学生可能仅仅三五两年甚至更短就会消失在茫茫人海中。学生在你身边的时候,能够付出一颗真正的慈悲之心去善待他,能够用自己的知识、技术技能去提高他,能够用正知、正念、正行去引导他、帮助他就无怨无悔。
遵从教育的自然规律而不是将社会上急功近利的普世市场经济价值观奉为圭臬那就对得起每一位有缘的学生了。况且,教师应该在课余之后拥有属于自己的学习、生活、娱乐、家庭等空间,可以利用足够的闲暇来阅读、学习、充电、休整、发展兴趣爱好,能够全身心投入去尽职尽责教授的学生自然也就更加有限了。
看到满大街车水马龙、人人都在欲望的海洋中奔波劳碌而永不止息,尤其是当看到在强烈经济欲望驱使下的各种各样商业办学、教育培训机构在商海战场中的生死沉浮,顿时觉得树人的教育今天已经完完全全市场化、商品化,不再像个教育本有的样子了,偏离教育本身教化育人的自然规律轨道已经越来越远了!
受市场经济一切商品化的广泛影响,只有顺应学生的教育才能获得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但与顺应教化育人的教育自然规律正确指导思想相比较,一味顺应学生的教育无疑是不负责任、自私自利、狭隘,甚至误人子弟的错误指导思想。其根源就在于丧失、偏离了教育本应该作为教化育人为核心的指导思想,时间一长必然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负面问题。
回想这些年的教育工作,虽然偶尔也不得不善巧、应机采取恒顺学生的一些方便举措,但更多的确实是在遵循和坚守教化育人的自然规律。在挖掘每一位学生的根性潜力、习惯养成、心性塑造、匡正祛邪等根本问题上严加引导为前提的基础之上进行专业技术技能的科学、系统传授,得到的最直接果报是在良心上倒也颇为踏实、安稳,也算得上是这些年当教师的最大收获与安慰吧!
当教育也成为了冤冤相报的时候,生生世世的恶缘牵扯又何日能够了结?对教师而言,无私奉献精神尽管在今天往往已被当成了傻子一般的落后思想,其实这才是永远充满正能量的、最智慧的、具有宽大胸怀的、远见卓识的正确思想。
学生其实都是教师生命中的匆匆过客,随缘聚散,缘善缘恶都是未曾了结的缘分而已,最重要的是要懂得缘聚之时要力求做到内心无愧,缘散之时自然就不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