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爨轠(zhānɡcuànléi)爵士鼓学术理论研究系列文章之130:双踩训练到底需不需要? 文/张爨轠

  张爨轠(zhānɡcuànléi)爵士鼓学术理论研究系列文章之130:双踩训练到底需不需要? 文/张爨轠

                                                                                             双踩训练到底需不需要?

                                                                                                        文/张爨轠

双踩训练作为爵士鼓演奏技术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爵士鼓演奏中非常高难的训练内容之一,对于彻底解放鼓手双脚的控制能力,提高其四肢的综合协调能力,增强鼓手四肢耐力、爆发力、敏捷反应等等方面都大有裨益。由于双踩训练涉及到诸如四肢的放松、分工与配合、节奏精准度控制、速度稳定性控制、声音音色变化与力度控制、音乐风格对双踩技术的需求分析与应用实践编配以及身体机能、体能要求等等方面的问题,在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水平层次、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学习目的的鼓手人群时要因人而异,不一定需要每个学生都在双踩训练上去重点下功夫。

一般情况下,经过双踩训练的鼓手往往在脚功以及四肢协调能力方面明显优于没有经过训练的鼓手,在面对一些复杂的摇滚、重金属音乐作品时能够驾驭起来更加容易一些。当然,双踩的技术水平如果能够达到一定的高度,无论演奏什么样风格的音乐作品都是可以有所用处的,不仅仅是体现在以重金属音乐为主的音乐风格作品应用中。

从常规训练的角度来看,双踩训练对于解放左脚的控制能力也是非常突出实用的。通常在演奏套鼓基本节奏型的过程中左脚配合双手的开镲练习是非常多种多样的;当右手演奏节奏吊镲时,左脚往往在每一拍、每拍的后半拍、每二、四拍打拍的情况也是极为惯用的演奏方式;当使用左脚踩锤演奏诸如牛铃等特色打击乐器配置以丰富音乐声部多样性等情况下也是需要单独进行训练的;这些演奏都需要左脚具备较强的独立控制能力,当然也更需要整个四肢的综合性协调配合能力。

从演奏声部的分工来看,左脚的独立性与右脚、双手一样,右脚能够演奏的技术技巧左脚同样也可以去训练完成,双手能够演奏的技术技巧双脚也是可以尽量去靠拢接近的。当然,正常情况下脚毕竟没有手的反应灵活、敏捷,只能说可以尽力而为去进行训练,没有必要去挑战身体机能的极限运动,爵士鼓演奏毕竟不是为了搞体育运动。

再则,双踩训练的难度、强度特别要注意学生的不同个体差异。况且,大多数学生的主要学习目的是为了掌握一般的流行音乐演奏技术技巧,如果右脚的基本功水平过硬一般情况下是可以胜任常规的音乐作品演奏需要的。并且大多数学生在完成基本的演奏技术技巧的同时,更多的时间需要花在对于相关音乐以及文化课程的学习中去,需要学习掌握的知识是多方面、全方位的。也不一定还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专门针对双踩技术进行高难度的强化训练。当然这也取决于学生自己的兴趣与偏好,需要权衡自己是否需要在这项技术上去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事实上,不少优秀的鼓手对于双踩训练的取舍与训练方式方法等问题上看法也是各不相同的。原则上所有学鼓的学生群体最好还是应该多了解、多涉及并进行一定的适应性、试验性的观察训练。当然如果要想达到相当的水平高度必定要苦下功夫,因为双踩技术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只凭一时的热情就可以建立起扎实、稳定的控制能力的。

特别是对于身体机能尚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少年儿童鼓手群体来讲,科学系统的双踩训练如果教师引导方法及时、得当,对于其童子功的建立将起到关键性的重要作用。而对于身体机能已经完全定型的成年鼓手来讲,是否需要针对性的加强或者补充、提高双踩技术技巧的综合性训练往往取决于其个人喜好、所在的乐队风格需求以及个人的毅力、精力、实际能力,确实需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的付出艰苦的努力与具备正确、科学的训练方法才能够获得较大的进步。

本文载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发行张爨轠著《爵士鼓教育》一书